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香港虚拟资产热潮再起:四分之一市民欲入场,比特币成“香饽饽”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4/1 21:47:00
智能AI大时代
2025年04月01日 13:56

2025年4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约25%的香港市民表示未来希望持有虚拟资产,这一比例较2023年9月加密货币平台诈骗事件后显著回升6个百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比特币以81%的受访者兴趣占比稳居“最受欢迎虚拟资产”宝座,较首次调查增长7个百分点,而非同质化代币(NFT)等投机性资产的关注度则下降11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折射出香港虚拟资产市场从狂热投机向理性投资的转型,也揭示了监管革新与市场需求共振下的财富新趋势。 


一、比特币缘何成为“全民宠儿”? 



比特币的持续走红,与其作为“数字黄金”的避险属性密不可分。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居民对高流动性、抗通胀资产的需求旺盛。尽管2023年虚拟资产市场因诈骗事件陷入低谷,但比特币凭借其去中心化特性和全球认可度,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 

从数据看,香港比特币持有率高达18%,居全球第二(仅次于越南20%),且Z世代(18-24岁)和年轻高净值人群成为主要持有者。这一群体对新技术接受度高,更倾向将比特币视为资产配置的“多元化选项”。此外,香港证监会(SFC)近年推动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已发放9张牌照)和监管路线图(ASPIRe),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合规性,降低了投资门槛。 

典型案例:2024年香港上市的比特币现货ETF规模突破4.83亿美元,日均交易额达830万美元,较初期增长超50%,成为散户入场新渠道。 

二、市场偏好转向:从投机到理性 


与比特币的火热形成对比的是,NFT等数字收藏品的关注度大幅下滑。调查显示,仅24%的受访者对NFT感兴趣,较首次调查下降11个百分点。这一转变反映了投资者从“炒作概念”转向“价值投资”的理性回归。 

深层原因: 


1. 风险意识觉醒:2023年诈骗事件后,75%的虚拟资产投资者将“短期收益”作为主要目标,但73%同时担忧“错失机会”,凸显知识与行为脱节。监管加强后,投资者更倾向选择受监管的交易所和标准化产品(如ETF)。 


2. 代币化资产认知不足:72%的受访者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字港元(e-HKD)等新兴工具缺乏了解,制约了多元化投资。 

三、监管革新:香港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 


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复苏,离不开监管层的主动作为。2025年2月,SFC发布《虚拟资产监管路线图》(ASPIRe),提出五大支柱12项措施,目标直指“全球虚拟资产中心”: 


- 开放市场:简化平台准入流程,吸引全球做市商和托管服务商落户。 


- 强化保障:建立保险与赔偿框架,推动区块链技术用于黄金、基金代币化,提升透明度。 


- 丰富产品:探索高风险资产(如ICO)的监管框架,试点虚拟资产质押融资。 

目前,香港已发放9张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持牌机构数量居亚洲前列。投资者对受监管平台的信任度显著提升,认为其安全性比无牌平台高20%。 

四、未来展望:香港能否领跑数字资产时代? 


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既是金融科技浪潮的缩影,也是传统金融中心转型的关键一跃。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其虚拟资产持有率高达35%),以及监管框架的逐步完善,香港有望在以下领域持续突破: 


1. 机构资金入场:75%的香港投资者有意配置虚拟资产,尽管当前占比仅2%,但长期增长空间巨大。 


2. 跨境金融融合:香港正探索与内地及东南亚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数字港元(e-HKD)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跨境应用。 


3. 生态链完善:从交易平台、托管服务到资产管理,香港正构建完整的虚拟资产产业链,吸引全球人才与资本。 

结语:理性拥抱,方能在浪潮中立足 

香港市民对虚拟资产的兴趣回暖,既是市场信心的复苏,也是财富管理理念升级的体现。比特币的崛起与NFT的退潮,昭示着投资者从“跟风投机”转向“价值锚定”。未来,如何在监管透明化与创新自由度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香港能否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关键。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加强认知、分散配置、关注合规平台,或是在这场数字革命中稳健前行的良策。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