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文”字头邮票的时代烙印与艺术隐喻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5/4/25 3:10:00
索建次:解码《文15 热烈欢呼中国共产党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的发表》“文”字头邮票的时代烙印与艺术隐喻
原创 索建次 方寸宫
 2025年04月25日 00:01

一、特殊历史节点的政治符号


       1968年12月26日发行的《文15 热烈欢呼中国共产党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公报的发表》“文”字头邮票,诞生于中国当代史最动荡的漩涡之中。作为***八届十二中全会的政治衍生品,其发行背景深嵌着"文化大革命"的权力重构逻辑。1968年10月的会议通过了对刘少奇的错误决议,实质是极左势力对党内民主制度的彻底颠覆。邮票选在毛泽东诞辰日发行,将政治决议与领袖崇拜仪式化结合,构成意识形态的双重捆绑。
       该邮票的紧急发行(距会议闭幕仅56天)折射出特殊年代的政治运作特征:邮票厂设计室已遭解散,青年设计师李大玮在"五七干校"体制外完成创作,这种非正常流程恰是"文革"时期文化生产工具化的缩影。1亿枚的发行量创当时纪录,印证了"文革新胜利"宣传需要的规模化传播策略。

二、视觉语言的政治解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大玮设计的工农兵群像,是"文革"美学的典型标本。画面中矿工、农妇、士兵的三角构图,既符合"三结合"权力架构的政治正确,又通过《毛泽东选集》与红日的叠印,构建了"红宝书即太阳"的宗教式隐喻。细节处理极具时代特征:矿灯与钢枪象征"抓革命、促生产",汹涌红旗形成的视觉浪潮,暗合"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政治修辞。
      值得注意的是,该票最初命名仅为会议公报,后期添加"工农兵高举毛选"的副题。这种文本修正暴露了设计意图的转变——从具体事件纪念升华为永恒政治图腾,使邮票成为流动的"小红书",在8分面值的日常流通中完成意识形态渗透。

三、历史悖论的双重见证
       作为特殊年代的邮政文物,文15呈现着多重历史悖论:其1亿发行量本应造就收藏普品,却因实寄消耗与政治敏感性,完好原票存世反成时代切片。
       公报中"永远开除刘少奇"的决议,在1980年平反后更显荒诞。这种时空错位使其成为政治反思的物证:当设计者用红旗海浪寓意历史洪流时,未尝料想这洪流终将淘尽虚妄。今日观之,矿工帽上的光束既照亮历史,也投射出时代的阴影。

四、文革邮票的范式突破
       文15的发行标志着"文"字票体系的成熟:取消传统志号、采用毛体铭记、红色基调主导等特征,构建起独特的政治美学体系。其影写版印刷呈现的饱满色块与简化造型,直接影响后期"红光亮"艺术风格。作为最后一批"文"字票(文19于1970年发行),它承前启后的过渡性,恰似"文革"狂热期的落日余晖。
       在当代收藏语境中,这枚邮票已超越邮政功能,成为解码特殊年代的政治密码本。当研究者凝视画面中工农兵自信的面庞时,看见的不只是历史定格的激情,更是集体无意识与个人命运的复杂纠缠。正如那轮永不落的红日,既是乌托邦的期许,也隐喻着理性光芒的暂时遮蔽。


作者简介:索建次,系北京市集邮协会会员;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会员;澳门集邮协会会员;沙鱼涌邮史俱乐部成员。

(关注“方寸宫”微信公众号后,私信作者加入“粉丝互动交流微信群”!)


方寸宫
致力于弘扬集邮文化,传播集邮知识,分享集邮经验,交流集邮心得!
63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方寸宫”微信公众号!)

喜欢本文,请点击“在看” 和 “赞”并转发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索建次

 您的赞赏是我创作的动力! 

喜欢作者

“文”字头邮票
15
“文”字头邮票 · 目录
上一篇
索建次:《文14 南京长江大桥》“文”字头邮票——一座桥梁的史诗与时代的印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35

写留言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