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F-11《郑和下西洋 620 周年纪念》封中封网厅预售秒光
原创 小刀马 刀马物语
2025年05月24日 02:03 3人 星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当今商业社会,饥饿营销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时尚界的限量版包包,到科技圈的新款电子产品,这一营销策略屡屡引发抢购热潮。近日,集邮领域的封中封在网厅秒光也被认为是饥饿营销的一种伎俩。此前,梅兰芳封中封的被爆炒让这一品种也备受青睐。FZF-11《郑和下西洋 620 周年纪念》封中封在网厅预售时秒光,无疑也是看中了之前的被爆炒的机会,吸引了一些投机者的抢筹。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 620 周年以及中国航海日设立 20 周年,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特别发行了封中封一套两枚。这款产品设计以 1985 年的 J.113《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作为主元素。如此设计,加上郑和下西洋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题材,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今年尚没有一款邮品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也需要一款“爆款”产品引领潮流,因此这枚封中封受到关注或许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网厅的秒光,极有可能是放量非常稀少,不知道有没有1000套?这或许也是焦点所在,饥饿营销策略真的好吗?饥饿营销的核心在于通过有意调低产品产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维持商品较高的售价和利润率。此次《郑和下西洋 620 周年纪念》封中封,或许正是运用了这一策略。在网厅开启预售前,官方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预热宣传,引发了集邮爱好者们的关注和期待。而当预售时间一到,数量有限的封中封瞬间被抢购一空,这种 “手慢无” 的紧张感,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看,人们往往对稀缺的东西充满渴望。当看到心仪的集邮产品数量有限,且在短时间内即将售罄时,那种害怕错过的心理(FOMO,Fear of Missing Out)会驱使他们迅速做出购买决策。此外,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传播也在此次预售秒光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一个热门话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当封中封预售秒光的消息传出后,瞬间在集邮爱好者的圈子里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分享,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原本可能并未关注的人加入到抢购的行列中来。
然而,饥饿营销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创造销售奇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消费者总是在抢购中 “陪跑”,无法买到心仪的产品,可能会对品牌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失去信任。对于集邮行业来说,如何在运用营销策略的同时,平衡好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稳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集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支持与参与。此次 FZF-11《郑和下西洋 620 周年纪念》封中封网厅预售秒光事件,是饥饿营销的一种策略,最终会不会成为一地鸡毛,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