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品读金城银行兴衰转型 从北洋根基到全国布局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7/28 11:57:00

首席收藏讯 民国金城银行,以"金城汤池,永久坚固"的寓意命名,是当时享誉全国的"北四行"(盐业、金城、中南、大陆)之一。这家由周作民于1917年创办的私营银行,凭借对民族工业的深度投入,成为近代中国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典范。本篇就与大家分享与民国金城银行相关的历史信息及精彩拍品:

1917年5月15日,天津解放北路108号响起了金城银行开业的钟声。此时的中国,北洋军阀割据,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萌芽。银行创始人周作民,这位曾留学日本、深谙金融与实业关系的淮安才子,汇聚了安徽督军倪嗣冲、安武军后路局总办王郅隆等军阀官僚资本,实收资本50万元,开启了创业之路。​

创办初期,金城银行便展现出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当"北四行"中的盐业银行热衷公债、大陆银行专注房地产时,周作民明确提出"银行与工商业本有绝对紧密的关系",将投资实业视为"天职"。这种定位让金城在北洋时期迅速站稳脚跟:对财政、铁道两部放款较多,参与经营通成货栈、太平保险等企业,1921年与盐业、中南银行等组成联营机构,奠定"北四行"的北方金融版图。​

资本的扩张印证了其成功:1922年资本增至500万元,1927年达700万元;存款从初创时的零星数额,到1936年飙升至1.83亿元,一度超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居私营银行首位。1927年后,周作民审时度势向南京国民政府靠拢,经营重心逐渐南移,1936年总行迁至上海,完成从区域银行到全国性金融机构的跨越。​

金城银行的命运,始终与创始人周作民的人生轨迹深度绑定。这位出身教书先生家庭的金融家,15岁师从罗振玉,22岁赴日留学,深谙"金融资本须扎根产业土壤"的道理。1915年脱离财政部进入交通银行后,他敏锐察觉到民族工业的融资困境,这成为创办金城银行的初心。​

周作民的经营智慧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左右逢源"的政治敏感度——北洋时期依托军阀资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靠拢政权获得财政支持,抗战时在上海租界维持业务,解放后成为首个从香港回归的私营金融业领军者,展现出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其二,"产业深耕"的投资策略——效仿日本三井、三菱模式,通过放款、控股、人事参与等方式深度绑定民族工业,而非单纯追逐金融投机;其三,"联盟共赢"的格局——推动"北四行"联营,通过通成货栈、诚孚信托等机构整合资源,形成金融合力。​

1951年,周作民从香港回归北京,1952年任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以主动姿态融入新时代,其人生轨迹成为近代金融家适应时代变革的缩影。​

金城银行的史册上,最耀眼的篇章是对民族工业的持续输血。在"北四行"中,它是唯一将工业放款作为核心业务的银行,1927年前工业放款占比已达25%,抗战前更是常年维持这一比例,远超同业。​

纺织业是金城投资的重中之重。1927年后,中国纱业陷入危机,金城与中南银行联手,以"放款转资本"方式收购上海溥益纱厂、天津北洋纱厂,代管天津恒源纱厂,对大生纱厂注入巨额资金。为高效管理这些企业,1935年两行联合收购诚孚信托公司,由周作民任董事长,开办纺织培训机构与铁工厂,形成"纺织染"一体化产业链。诚孚信托不仅让濒临破产的纱厂转亏为盈,更培养了大批纺织人才,成为金融资本拯救产业资本的经典案例。​

对永利制碱公司的扶持,更是铸就金融史上的佳话。1921年,当永利创始人范旭东为试制纯碱(碳酸钠)四处碰壁时,金城银行顶住"风险过高"的非议,与之签订10万元透支合同,后逐年增至60万元。要知道,当时永利面对的是垄断中国市场的英国卜内门公司,试产八年间屡遭技术失败,金城的放款几乎是"押上声誉的豪赌"。1928年,永利"红三角"纯碱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博览会上获奖,逐步击退洋碱,背后正是金城"雪中送炭"的坚守。​

金城银行的发展并非坦途。1937年抗战爆发后,总行退至上海租界,业务增速放缓;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周作民在香港被日军拘捕,虽次年获释返沪,却坚决拒绝与日方合作,仅维持银行基本运营;1948年国民党推行金圆券政策,金城被迫交出积累的外汇,元气大伤。​

新中国成立后,金城银行迎来新生。1951年参与"北五行"联营联管,1952年12月加入全行业公私合营,与其他银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完成了从私营金融机构到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转型。天津总行旧址如今仍矗立在解放北路,见证着这段从"产业金融先驱"到"公私合营典范"的历史跨越。​

金城银行的40余年,是近代中国金融资本探索"实业救国"的缩影。它不同于盐业银行的公债投机、大陆银行的房地产布局,始终以"金融赋能实业"为核心,通过资本渗透、管理介入、产业链整合,让银行与民族工业形成共生关系。​从天津初创到上海腾飞,从战火坚守到转型新生,金城银行以"坚固如金城"的韧性,在近代中国金融业写下了不可替代的一页。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