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刀马 刀马物语
2025年07月29日 06:16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最新发行的北京中轴线依旧没有逃脱打折的厄运,570万的发行量要说也不是很高,但对当下的邮市来说,这个发行量依旧是不可承受之重了。熟悉集邮市场的朋友都知道,近年来,新邮打折现象愈发频繁,几乎成了市场的常态。以2025年发行的新邮套票为例,几乎全部陷入打折的困境。造成新邮打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当下集邮人口大幅减少,市场需求严重萎缩。那么邮政应该如何应对这种颓势?
一是实现按需定制。按照大版册、小版册、方联册、年册的预定量和套票的预定量,在每套新邮发行前的市场征订(零售+预约自提)确定最终的发行量。不超量印制。发行之后,母版公开销毁或封存,不得私自再行加印。
二是取消各种产品册的开发和发行。不搞特批,特许之类的可以发行各种产品册的机会。在邮市大行情颓废的时候,任何产品册的研发,都是对市场的雪上加霜行为。因此从源头上就应该遏制住这种苗头。
三是取消给各地的预订任务。这是有效防止大户打折预订的根本,无论是有意或者无意的折扣预订,比如邮政员工为了完成任务,自己掏钱预订再转手给大户。这本身也是变相的打折现象。要遏制住这种现象,就是按照实际需求来征订,不下发任务,才能更好地体现用户和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打折“破发”的情况,也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的发生。
四是取消或修改预订制度。从预订信息透明度来看,每年新邮预订从10月开始到11月底截止,可新邮发行计划常常在预订开启后才公布,甚至特种邮票变数极大,导致消费者在交钱预订时,对未来一年要发行的邮票题材几乎一无所知,严重缺失知情权。邮政要做到:提前公布邮票题材和设计稿,再开放邮品订购服务,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年册、大版册、小版册预订要确保在每年1月份用户可以及时提到货,不找任何理由进行延期,作为硬性任务进行考核。在套票印制的同时,就要开始做好这三类产品册的票务准备,这样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
五是增加邮票的消耗性,当邮政自己的业务都不可以使用邮票的时候,是不是最大的尴尬和笑话?建议邮政所有的业务都可以使用邮票这种有价凭证。如果邮政觉得假货太大,就加大打击力度,如果觉得终端营业员辨别不了,就配置相应的鉴别设备和进行专业的培训工作。不能以此作为借口拒收,这样不作为的行为要杜绝发生。只有增加消耗的机会,才能够真正实现集邮固有的留存度和相应的消耗性,不能把发行量当作存世量。
新邮打折与预订问题严重制约着集邮市场的发展。发行方只有痛定思痛,从发行量、预订制度、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重新激发集邮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集邮文化活动中来,让集邮这一文化传统重新焕发生机。
小刀马
谢谢您的打赏。
喜欢作者
集邮爱好者 · 目录
上一篇
北京中轴线邮票又增量了?集邮市场风云下的又一颗稻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384
留言 4
都在搜:中国最值钱的邮票排名
写留言
宇宙之深处
北京
3小时前
赞
不作为就能拿钱,你偏要让人家有作为,这不强人所难吗?
会飞的金蛇在跳舞
江苏
4小时前
赞
个人觉得所有邮票封片应该是放开预定,包括限量发行的特供,看看人家港澳台,不管什么邮票。都可以预定到包括限量品种,只要你定就给你,售完为止,先到先得,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公平的,对于囤积邮票只要你有足够的资金,你随便买,那是市场行为,一级市场不应该垄断,垄断饥饿游戏看似繁荣,实则虚假,当然这个一开始实行起来会痛,会阵痛,但是中国14亿人口,全民集邮是什么概念!邮票不打折。能够稳定的带来超出银行利息的收入,哪个老百姓会觉得钱烫手?
歐陽忠
中国香港
5小时前
赞
其實方法好簡單,郵票發行日,全國郵局敞開用面值開售,任何人可不限量購買套票,四方聯,大版票,以全國計,一天內賣出100-200萬套完全不是難度,10日左右,可能郵政庫存全清了,這就解決了打折的問題了。
wangCQ
福建
5小时前
赞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挖坑,后人遭殃!这也是邮政目前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