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姑苏铜元 铜元学堂
2025年07月29日 11:01 江苏 6人 星标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前几日一直在外省漂泊,忽见《上亿珍稀币被打假?荒谬!一驳上海冯某对中国珍稀老银元的否定》(作者:文献部)。我心有所感,于是写下此文。
银元我不懂,冯的观点在个别品种以及细节上可能存在争鸣之处,但大体方向我是赞同的。因为——
近十余年来,铜元收藏上也样币之“妖风”四起,且不说近十余年以后鼓吹的各种外国样币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就是铜元图谱上“你抄我、我抄你”出来的一些样币也从未详细考证过。
远的不必说了,近几年来,品相AU的直一文都可以评上SP,岂非滑天下之大稽?这些所谓的“样币”,既缺乏明显的文献支撑,也缺乏严密的考据,无非是收割有钱人的新式工具罢了。
这些所谓的“样币”的一次次诞生,直接导致铜元里真正值得收藏的美品5、6级的流通币中的名誉品价格都不如十年前。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牢骚。
我本银元门外汉(不玩,且不懂真伪),但就该文中提及的书法问题说几点。《上亿珍稀币被打假》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正式铸造流通的中国其他银币文字,其中“粗劣难看,毫无书法韵味”的岂在少数!比如江南庚子年及以前的银币,“光绪元宝”字样就完全没有什么书法韵味!(如下图)
(文字并不见得优美或书法高明的江南银币)
(蓝色斜体文字以及图片均来自于《上亿珍稀币被打假》一文)
被“文献部”称为“粗劣难看,毫无书法韵味”的江南戊戌、己亥库平七钱二分,我觉文字书法美感十足。
从章法角度看
“光绪元宝”四字,“光、元、绪”三字偏平正,“寳”字求险绝。此类章法布局,可以参考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光绪元宝”,动感十足,即书法的“势”。
从字法角度看
以“颜”为底,博采众长。
以横画的细节论,四个横,笔法起止,无一雷同之处。
此“光绪元宝”四字,给我临,现在我都不敢临,这种“动势”与“神韵”目前我临不出。此四字被批为“粗劣难看”真是不知所云。我猜想,是不是现代人觉得只有四平八稳的宋体或仿宋,才是世间最美的文字?
再看己亥年上的书法。
从戊戌到己亥,字面掺入了一些碑法(如光字撇),己亥的字面相对戊戌,凸显厚重与沉稳。
用笔更粗壮,中宫更紧凑(“绪”字),杂以方笔。
江南库平七钱二分,不论是戊戌还是己亥,书法都是写得极为上乘的,在当时也非一般书家所写。
倒是《上亿珍稀币被打假》一文中提及的“中外通宝”,在民国中国泉币学社第173次例会上,被张綗伯批为“恶劣不堪”,其文字书法确实乏善可陈。张字为“苏出”,写得比“中外通宝”强。
再看看所谓铜元样币上的字,乏善可陈!乏善可陈!
(以下部分图片出自《中国铜元谱》,细图为同版局部放大)
浙江水龙样币,字就这么丑,当然我知道有币模存在,有了币模存在就一定是样币么?有没有可能是广告币?
湖南黄铜元样币比浙江样币字略好点,但具体到“铜元”两字上,也是没法看的。
了解铜元历史、分辨铜元真伪,这里是关于铜元的课堂。不是拍卖公司,不征收拍品。文中图片部分为网络借图。
文字系出原创,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