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最牛的古钱币店铺!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5/8/5 21:00:00
原创 交流圈 钱币交流圈
2025年08月05日 19:52 安徽


日本钱币学家太田保恭敬地递上自己的著作《新版东洋古钱价格图谱》,马定祥随手一翻,指着两处钱币背面图片说:“这里弄反了。”


太田保仔细核对后,立即起身鞠躬:眼前这位中国老人竟对任何钱币的细微特征都了如指掌。数年交往后,太田保的学生菅谷信感慨:“来到您这里,我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马定祥


这位令日本专家折服的马定祥,1916年生于杭州,青年时期便在上海开启钱币生涯。作为中国泉币学社创始人之一,他在古钱、金银币、铜元、纸币四大门类均有深厚造诣。


1945年,他在上海重庆中路开设了仅五六平方米的“祥和泉币社”,这间看似寒碜的小店却成为钱币界的“隐形旗舰”。


战国刀币核价仅5分一枚,孙中山三鸟银币标价2元,而今这些已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三鸟银币



1991年初的上海,74只纸箱挤满了马家狭小的空间。病榻上的马定祥指点着工作人员翻找:大橱里、阁楼上、饭桌下……




成捆的拓片、手稿、照片被小心装箱运往杭州。这批耗费半年才整理完毕的捐赠品,竟多达十万余件。




这已是他对故乡浙江省博物馆的第二轮捐献。一年前的1990年5月,他刚捐赠1500余件钱币实物,包含金银铜铁锡各类材质,从钱范到纸币一应俱全。




博物馆颁发奖金致谢时,他当场宣布全数转赠浙江钱币研究基金,在场者无不动容。




1942年中国泉币学社合影




学社的成立像一场“学术起义”。1939年,四川商人罗伯昭迁居上海,常在广东路古玩市场与藏家茶叙。眼见钱币研究散乱无章,他与丁福保、张絅伯等元老一拍即合:“得有个正经组织!”。




1940年5月,中国泉币学社正式挂牌,成员阵容堪称“钱币全明星”:医学书局老板丁福保精通古籍考据,戴葆庭是鉴定“神眼”,24岁的马定祥则是最年轻的“寻宝猎人”,常在市井摊头翻拣出稀世珍泉。




他们的活动充满江湖气:  周六雷打不动的例会:罗伯昭家客厅变沙龙,桌上摊着新收的“祺祥重宝”,墙角立着紫檀多宝阁。




会员们传看钱币、交换拓片,争论到激动时方言齐飞。罗夫人端出龙井茶和蟹壳黄,笑称这是“铜钱茶会”。




“祺祥重宝”背“宝源当十”




社首创钱币鉴定“双轨制”:确认为真品的入《出品门》,存疑的进《鉴别门》。有次某会员献宝“大齐通宝”,丁福保翻遍史料,戴葆庭拿放大镜盯了半小时,最终打入“鉴别门”。




后来马定祥在杭州地摊找到同款锈色钱范,才为其平反!学社的“王牌武器”是《泉币》杂志。主编罗伯昭自掏腰包支付印刷费,编辑们却为栏目吵翻了天。




张絅伯坚持发刊词要写“学问之道,始于玩好”,丁福保非要加“考据需本货币原理”,最后干脆分设七大栏目。




撑到1944年,学社步履维艰。物价飞涨,印刷费从每期十万飙到三十九万中储券。







罗伯昭默默卖掉珍藏的大钱,与戴葆庭凑出六十万垫付印刷厂。最后一次例会时,会员们挤在昏暗的客厅观看“胜利号”校样。罗伯昭在终刊词写:“身居非地,骨鲠在喉,聊事雕虫,借消积磊。”




2018年,上海拍卖行出现一本《泉币》创刊号,泛黄封面上铅笔写着古钱大王张叔驯赠给外国同好的印记。




当年安福路小楼里的纸页摩挲声,至今仍在全球藏家的书柜里沙沙作响。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