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通货|钱币市场行情的晴雨表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5/8/16 17:34:00
原创 顾会忠 
2025年08月15日 17:27 江苏







在钱币收藏这个充满魅力的行当里,总能看到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拍卖纪录。某些精品美泉,在拍卖平台上频频拍出天价,引得圈外人啧啧称奇。然而,真正浸淫此道的老玩家都明白,这种现象更多是市场炒作的结果。




就像去年某拍卖会上,一枚普通版别的光绪元宝因为品相稍好,在多方竞逐下竟然拍出了市场价五倍的高价,让不少新手藏家看得心痒难耐。殊不知,这种被热炒的钱币一旦入手,想要原价转手都难如登天,往往要折价过半,才有可能找到接盘者。而上半年拍出62万元的极品苏炉龙凤花钱,那也只是土豪大佬们的游戏,咱普通玩家,看看热闹就好,千万别较真。




这种现象背后的运作机制,明眼人都心知肚明。




大型拍卖平台,凭借其广泛的客户基础,确实能聚集较多竞拍者,但其中暗藏的"暗托"潜规则也不容忽视。




当拍卖师富有煽动性的叫价声响起,现场气氛被刻意营造得火热,新手藏家很容易在从众心理驱使下,失去理性判断。"暗托"在普通拍卖平台也普遍存在。




笔者认识的一位浙江藏家就曾坦言,他在某次网络拍卖中,以8万元高价拍得一枚"精品"咸丰重宝当千,结果后来找专业机构鉴定,才发现是经过修补的"美容币",现在连4万元都无人问津。(现在正规的评级公司,比如金闻德、水石、PC等公司,都有专业设备,修补币很难蒙混过关。所以,一旦拍到修补币,再想出手,就难上加难了)这种案例,在圈内比比皆是,最终只能选择长期持有,用时间等待下一个市场周期(时间换空间)。







当前钱币市场,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真正开门见山、原汁原味的传世黄亮精品大钱,持有者都像守着金矿一样惜售。




笔者熟悉的几位资深藏家,他们手中的咸丰大钱、苏炉花钱等精品,即便在当前市场低迷时期,也坚持"宁可藏十年,不贱卖一时"的态度。我想,这也是玩家们比较一致的想法。




反观通货市场,则完全是一番萧条景象。




各大交易平台上,普通品相的明清钱币,成交价持续走低,成交量更是锐减。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评级币市场,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虽然评级公司给钱币穿上"黄袍",但真正懂行的藏家,越来越注重钱币本身的品质。




今年某场钱币交流会上,多位资深玩家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更看重钱币的原始状态,对那些虽然装盒,但品相存疑的"准精品"敬而远之。这种趋势反映出市场正在回归理性,藏家们的鉴赏能力在不断提升。上海金闻德公司总部,最近推出了原味传世钱币精准标注服务,是顺应潮流,有益泉友的好举措,值得点赞。




一线收货人(铲客)的处境,最能反映市场真实状况。




在江浙一带常年跑地皮的几位老哥告诉笔者,现在下乡收货时,普通的小平钱、铜板,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版别,他连看都懒得看了。




[图片来自网络,仅作分享,不作商业用途,笔者在此,向原图宝主,表示诚挚的感谢。]




"前年还能按斤收的普通清钱,现在白送都不要。"(有点夸张)老哥们苦笑着说,"收来不仅占资金,还得花时间处理,不如收些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手机、相机)来得实在(至少好变现)。"




这番话,道出了当下钱币市场,最残酷的现实:通货滞销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发朋友圈,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地皮老哥们不断摇头叹息。




这种萧条不仅体现在一线,各地的古玩城、钱币店铺同样门可罗雀。




以笔者所在省份为例,五年前还熙熙攘攘的古玩市场,如今三分之一的店铺已经关门歇业,剩下的商户大多在苦苦支撑。南京朝天宫、淮安文庙、盐城陆公祠,都不行了。




苏州艺都钱币一条街,在施总(裕苏泉)的打造下,在当前,属于奇迹,一枝独秀鹤立鸡群,很是红火。外地泉友如有机会来苏,可以去逛一逛,走一走,感受一下这个行情寒潮中,唯一"四季如春"的钱币市场。




一位经营钱币二十余年的老店主感慨:"现在店里摆的都是些撑门面的精品,真正能走量的通货根本卖不动。"




这种市场状况,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密不可分。




就像我们这个小县城的房地产市场,二手房价普遍腰斩,部分房源甚至跌至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依然鲜有人问津。




仅有学区房还在勉强支撑,但这对于整体行情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钱币市场与之何其相似:少数"明星钱币"的高价成交,掩盖不了整个市场的低迷实质。




通货的流通状况,才是衡量市场健康程度的真实指标。







当普通藏家,都能轻松买卖常见钱币时,当一线收货人,重新开始批量收购普通钱币时,当古玩店的通货柜台前,再现人潮时,那才是钱币市场真正回暖的信号。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钱币收藏,对整个收藏品市场,都具有普适意义。毕竟,任何市场的繁荣,都不能只靠少数"尖货"支撑,大众参与度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理性的收藏者更应该擦亮眼睛。




与其盲目追逐所谓的"拍卖天价",不如静下心来,研究钱币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毕竟,真正的收藏乐趣,在于发现和欣赏的过程,而非简单的价格炒作。只有当市场重新关注钱币本身的价值时,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行情回暖。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4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