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归纳一下:市场传闻新邮预订要大变革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10/15 9:12:00
由于邮政迟迟不公布2026年的新邮预订政策,因此市场的传闻不断。往年的时候,一般9月底就有新邮征订的政策出台,国庆节之后就开启了来年的新邮预订工作。但是,今年很反常,邮政迟迟不公布2026年新邮预订政策。而市场的传闻也是不断,各种消息满天飞,真的假的,让人无法识别。

目前,传闻最多的就是关于套票的预订要被取消了。进而通过预约自提和零售来补齐,这种传闻最多,而且极有可能要被坐实了。潜在的依据是邮政要打破现在新邮发行就“破发”的顽疾,只有打破原有的征订模式,取消任务量和结算价的不合理,通过重新圈定真实的用户,进而重新唤醒市场的信心和对邮政本身公信力的认知,真正让集邮爱好者重拾信心,不能只顾着自身利益,而牺牲广大集邮爱好者(新邮预订者)的利益,还惠于民,不与民争利。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家都是按照面值购买,消匿了打折预订的地方邮政和大户倾销市场,进而避免“破发”问题。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是邮政稳定的收入将打一定的折扣,以前是一本万利的征订就意味着庞大的利润收益。以后只能靠预约自提和零售量来获得支撑。这需要考验邮政的决心、勇气和担当,因为没有发行量的支撑,那么收益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毕竟,无论是预约自提还是终端零售都是少得可怜的一种最忠实的用户需求,这部分需求或许远低于邮政自身对市场的认知。按照去年新政出台之后,市场传闻仅有三成的预订率。那么现有的发行量也将意味着至少要减少一半以上才能基本符合市场的供需平衡。

这是供需平衡的关键点,也是临界点,因为玩得人确实少了太多,按照邮政现在对发行量的抠抠搜搜的缩减明显远远不够。明年的发行量需要大幅度降低,这样邮政的收益也会减少很多。当然,因为零售价是保持原价(面值)出售,因此如果零售量上去了,总体收益的缩减或许也不会太悲观。毕竟以前的征订有一部分是折扣价放出的。当然,因为邮政也心里没底,现在的集邮玩家究竟有多少,零售和预约自提究竟会有多少量能还不得知?这是关键所在。尤其是一些冷门题材,或许预约和零售都将遭受冰点。
当然,如果不试水,永远也不知道底在哪里?只有尝试,才能真正获得第一手的数据量。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政策制定。邮政需要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了。放弃套票的预订,直接全部转到零售终端,以预约和现场零售为根基,可以很清楚地丈量出现有的市场承载力和真正的铁杆邮迷还有多少?

市场还传闻,虽然取消套票的预订,但是年册还会保留。毕竟是年底才会兑现。因此,年册可以保证一部分习惯性年册收藏者的需求,这部分用户不消耗,不追求首日,也不会实寄,只是保留着年底购买一册的惯性思维,因此这部分需求会保留下来。基本量有多少,市场揣测在200万册左右(包括大版册、小版册)。这样,这就是发行量的基本盘,剩下的就是机动的零售票。其实对于任何一套新邮的发行,都可以在基本量基础上,在预约自提的需求下,再配置一定的零售量,在印刷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确定发行量了。

此外,对于规定时限内没有销售出去的邮票,一定要公开销毁,不能暗藏于库房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存世和流通的基本盘。也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市场活力。如果不舍得销毁,只是堆放在库房内等待着“二次出售”的机会,这是最不可取的一种不诚信行为,一定要杜绝。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就相当于给市场埋下一个定时***,依旧不得人心。

如果,真的能够按照市场传闻的这样进行改革,那么2026年的新邮市场或许会迎来新的春天?其实集邮圈人数锐减,并不简单的是因为年轻人的不参与;事实上,主要是被畸形的预订制度和打折潮伤透了心。按需印刷、透明预订这些改革方向,从来不是什么高深的创新,只是回归集邮的本质,让邮票成为值得收藏的文化载体,而非“圈钱”的工具。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40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