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算是个引子,现在我开始详述伯格头的资产组合以及背后的逻辑。这篇主要讲一下:为什么投资必须布局全球?
再明确说一下伯格头目前的资产组合:持有若干上海房产,超配A股(沪深300ETF)。其余投资都在美股账号里,包括:
$债券指数ETF-Vanguard美国(BND)$ 投资美国国债为主的美元债券
$大盘指数ETF-Vanguard MSCI(VTI)$ 投资美股,持有的股票包括
Apple/Google/Microsoft/Exxon Mobil/Berkshire Hathaway 等等极为优秀的公司
$Vanguard Total International Stock ETF(VXUS)$ 投资美国以外的全球股市,持有雀巢/诺华/HSBC/罗氏/壳牌/丰田/三星/拜耳 等等极为优秀的公司
$新兴市场ETF-Vanguard MSCI(VWO)$ 投资新兴市场股票,少量,代表股票有鸿海/台积电/腾讯 等
通过4个美国上市的ETF和1个国内上市的ETF,就可以让你的投资涵盖世界所有主要市场,囊括最优秀的公司,享受他们的发展红利。全球资产配置,其实就是那么简单,根本不需要你去研究各个国家的国情、经济趋势。任何人都可以很快复制这种做法。
当然,几个ETF代码只是最最表象上的信息。要真正执行一套投资方法,就必须了解他背后的原理性思考。我将在未来几篇文章内详述伯格头(Bogleheads)的几条支柱性原理。今天先说说全球化投资。
我认为,在这个金融全球化的时代,
如果你的投资还不拥抱全球化,你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一、全球化资产配置是大势所趋我们知道,催生这一轮股市的一大动力,就是大家认为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将由房产转移到股市。这个结论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对比得出的。中国居民的房产和金融资产比例是7:3,而发达国家是3: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参考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道路,就很容易看清我们眼前的趋势。
全球化投资也正是基于相同的逻辑。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最发达的美国,配置一部分境外资产已经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过去10年间,新兴市场投资在美国尤为火热。大多数人的退休账户IRA/Roth里面也都是用指数基金或ETF投资国际市场的股票。随着人民币开发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实现可兑换,全球化资产配置的思维一定也会深入中国家庭,就像今年“卖房买股”的思维席卷全国一样。
如果你能看准未来的趋势,你就能领先一步。
二、 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增加资产类别一定比集中一个国家好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由Markowitz(1952)、Sharpe(1964)、Linter(1965)等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金融行业默认的选择资产配置时的标准方法。通过分析不同资产类别的相关性,这个理论可以计算出一条最佳资产配置曲线——效率前沿 Efficient Frontier。
查看原图所有效率前沿曲线上的点都对应着一组(在某个风险程度下)最佳的资产组合。而曲线右侧的点就不如曲线上的点有效率。资产组合理论还告诉我们,每当增加一个新的资产类别,曲线都会向左移动。也就是说资产类别越多,可供选择的空间越大,最优配置也会随之改善。这个理论背后的数学原理或许深奥,但是其直观意义却是很简单的:通过投资更多市场,可以避开单一地区的经济风险,在不同区域之间形成对冲效应,从而降低风险。
分散投资在理论界也素来有“free lunch”,免费午餐之称。
三、历史数据支持全球配置的理念说到全球各个国家的股市历史回报率,伯格头见过的最好的数据是Credit Suisse做的“Global Investment Returns Yearbook”
https://publications.credit-suisse.com/tasks/render/file/?fileID=0E0A3525-EA60-2750-71CE20B5D14A7818http://xueqiu.com/8754285358/41445476即使是作为了解各国金融发展史的资料,这份报告也是十分有价值的。从38页开始可以看到各国从1900年至2013年的股、债回报率。只需要看几张图表,即使不懂英文的人都可以看懂。图表里的数据都是real return,就是已经扣除通胀,也就是购买力的增加倍数。比如债券增值了500倍,通货膨胀是100倍;那么图表里显示的就是扣除通胀后的“5”倍。
首先,无论对于哪个国家,长期来看股票都是绝对的投资王者。债券是远远不能望其项背的。
113年时间内,股市回报最高的是南非,3372倍(你猜到了吗?) 第二名是澳洲3332倍。第三名就是美国1248倍。垫底的两位分别是俄罗斯和天朝,如果你在1900年持有这两个国家100000000亿的股票,到今天你的资产是0元。
所以有人说: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投胎在美国,如果他换一个地方就可能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了。
这种说法,既对,也不对。美国的高速发展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请看61页和62页,分别给出了全球分散配置的股票回报(也就是全球整体股市)、和除美国之外的全球股市的回报。分别为314倍和157倍。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假设巴菲特没有生在美国,那他应该很快认识到美国才是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强国,所以他肯定不能只投资本国的股市,应该搞一个全球分散的股票组合。那这个外国巴菲特在113年后,仅仅跑输美国巴菲特4倍。在113年那么长的时间跨度下,4倍的差距其实是极小的,如果这个外国巴菲特发挥超人的选股能力,就完全有可能击败美国巴菲特。
即使这个外国巴菲特,假设说,非常仇恨美国,绝不买美股。通过一个分散在全球除美国外所有国家的资产组合,他也可以得到157倍的收益,比美国巴菲特仅落后8倍。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23个国家里面,有15个国家的股市收益比全球整体低。也就是说你如果生在这15个国家,你最好不要只买本国股票。如果从人口角度考虑,那估计超过80%的人(考虑中国和俄罗斯的人口)都应该去买全球整体股市。而如果你是美国人,你孤注一掷赌国运成功了(以极低的成功概率奇迹般的赌赢了),也无非是在113年的超长跨度上多赚4倍,年化是1.2%而已。
历史会说话,数据不会骗人。
四、从个人财务稳健的角度,应该低配本国市场对于大多数赚取人民币的人来说(无论是上班拿工资还是退休拿退休金还是做小生意),你的收入与中国经济是高度正相关的。如果你的投资高度集中于中国,那投资收入和日常收入就会形成波峰波谷叠加,增加个人财务状况的波动。
伯格头主张理想的配置应该是低配你自己工作的国家。这样你的投资收益和日常收入会产生“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效果。
查看原图图片是1986年到2010年各个国家股市收益的排名。可见每个国家都是有很大波动的。低配本国市场能形成稳定剂效应,最大程度减少波动风险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投资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你想减少风险,就应该低配自己工作的行业和公司,至少不超配。除非你愿意孤注一掷,承受波峰波谷叠加的巨大风险,来博取一夜暴富的可能。
五、 克服王婆卖瓜心理和从众心理在看过那么多数据和理论之后,还会有不少人坚持认为应该只买本国的股票。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人都有两大心理陷阱。
第一个王婆卖瓜,很好理解。人们总是对自己了解的东西格外喜爱。研究个股的时候也是如此,往往研究的越深入,就会产生一种对股票的情感,觉得难以割舍,渐渐地觉得情人眼里出西施。本国的股票容易去研究去了解,年报用的文字可以轻松读懂,没有外国股票的那种生疏感。自己又天天用着这些公司的产品,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偏好。但是股票投资赚的本质上是公司发展的红利。一个公司运营的好不好利润高不高,其实和你自己熟不熟悉无关的。
当然更不用说,前面举到的那些股票的例子,google/apple等等,我们也很熟悉,而且绝对比国内上市公司优秀。
第二个就是从众心理羊群效应。一种典型的想法就是:经济崩盘不可怕,因为到时候虽然我吃不饱饭,但是大家也都吃不饱饭,所以我心里没什么难受的。
还有一个行为金融学的实验就是,有两种产品A和B。A是每个单数年份涨100%,偶数年份跌50%。B是单数年份跌49%偶数年份涨101%。无疑B比A的表现要好。但是如果一个投资者身边的人都买了A,他也极有可能也去买A。道理很简单,当身边的人都赚大钱时,自己一个人亏损是极其难熬的。这个道理满仓踏空的股民应该很有体会。
本国股票和国外股票的关系,也好像A和B,从期望上来说他们的回报可能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因为不同国家的股票有较低的相关性,就可以互相对冲涨跌,减少波动,从而带来分散化投资的免费午餐。
另外披露一下,本人对A股是轻微超配的,原因正是无法彻底摆脱这两大心理陷阱啊!
关于全球化的理由就讲到这里,我还有很多别的思考,时间有限一时说不完。以后再慢慢补充。
全球化投资在雪球还算是比较没有争议的话题,再看好A股的人可能都觉得买一点国外股票不是坏事。接下来要说的一些伯格头投资原则,比如指数化投资,比如只选取股票和债券两大类别,估计会引来大撕逼了。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