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840年月1月10日英国决定实行罗兰·希尔的建议,不论远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费1便士。至此,邮票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罗兰·希尔也亲自策划了历史上的第一枚邮票——1840年5月6日发售的黑便士邮票(以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为票图案。图案顶部中间有邮资字样,底部中间是面值1便士,全张横12枚,竖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当时没有发明打孔机,所以邮票四周没有齿孔。) 我国第一套邮票发行时间是1840年5月1日。图案为蟠龙,俗称大龙邮票。大龙邮票有三个版式,即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集邮的目的 大家在正式开始集邮之前,一定要先确定自己的目标。现在大家的集邮目的,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投资集邮,一类是兴趣集邮。这2类购买邮票的种类完全不同,前类买邮票,很强调一个稀缺性,越少越好,核心是强者恒强。至于后者,则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分。比如按照国家来收集,或是按照专题来收集。你是个动物迷,就收集动物类的邮票,你是汽车迷,就收集汽车类的。好多收集家专题自然与他的职业有关,比如是建筑师,是收集建筑类邮票,电影从业者,收集电影相关的邮票,艺术家收集艺术类邮票。 邮票的最初来源 信销邮票。就是把信封上的邮票,通过水中浸泡的方式取下来。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成本低,即便是没有收入的学生,也能参与集邮。我的集邮历程,也是从收集信销票开始的,当时几乎把所有认识人的信封给剪了,大约集了2本集邮簿,也收集了不少很有意思的邮票。但是,收集行销票的缺点就是很难收集成套,一般需要和其他人交换才有机会,而且因为需要水洗等处理,品相就会成为问题,特别是邮票背部,一个处理不好就很难看,比如上图这张“毛泽东思想万岁”,我记得就是当初收集比较早,但是一开始手法不过关,被我洗废掉了,弄得品相比较差。当然,现在收集信销票的难度,就是现在数字传输兴起,寄信的人已经很少了,这种方式也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集邮,基本上都是整套购买,而且要求品相全新的,于是涌现了大量专注邮币卡零售或批发、买卖交易的网络平台,包括手机端的平台、例如各种支持在微信就直接下单的商城,给邮迷的收藏带来了很多便利,选择的余地很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信誉良好的网店进行购买。 主题类邮票的选票法 主题类邮票的收集,首先就要兼顾自己的财力和精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先确定一个主题,比如我的主题是动物,主题可以随便选,建筑、人物、甚至是国家都可以。另外,既然是主题类,不是投资集邮,心态就很重要,始终有着缘分天定的觉悟,别一开始就收集一些稀少的品种,这样很容易因为弄不到手,打击收集的积极性。 另外,即便是确定的主题,邮票也比较多。因此可以再加一些附加条件进行筛选,以便让自己的收藏品种更加饱满。 1、特殊形状 邮票一般来说,都是长方形的最多,正方形也比较少见,至于其他形状就更少了,比如三角形、梯形、圆形和椭圆形。比如我收藏的这套坦桑尼亚1987史前动物和濒危动物,就是比较少见的梯形邮票。因此,在独特性的同时,也间接会增强邮票的价值,比如同时期的、同数量的坦桑尼亚邮票,这套梯形邮票就比其他的贵了不少。 2、设计独具匠心 比如在古生物、恐龙的邮票之中,但是中国这套特22邮票,就同时以中心部分的骨架素描像和上部古生物复原后的姿态和生活环境,相结合,顿时将时间的轴轮连接了起来,让我们看见了生物进化的流程。
3、工艺细致精美
比如日本这套1986年至1987年的昆虫邮票,雕刻工艺和颜色搭配美轮美奂,在1987年就被评为当时日本邮票设计奖。直到今天,在工艺和配色上,超越这套的邮票,也少之又少,被国内很多集邮人士评为,昆虫类邮票必收集的一套。
无论大家确定什么主题,在搜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种无齿孔邮票。这类邮票要么出现在历史的早期,因为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无法打孔,比如开篇提到的黑便士和1949年前,我国解放区的邮票,都属于这种。要么就是后期,是有意不打孔。无齿孔邮票一般因其发行量小,收集无齿孔邮票最好是带边纸或双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