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很多纪念币爱好者都知道,原盒原件的纪念币往往比散币更有投资价值。在纪念币天量发行的大背景下,许多收藏者为了获得原盒原件的纪念币不惜动用所有关系借到一打身份证去银行兑换。
但是随着银行兑换制度的变革,普通人利用正常兑换途径获得大量原盒原件的纪念币已经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一、银行严格执行了用身份证原件进行兑换,甚至有些地方,户口本都不允许进行兑换。
二、银行执行只允许代领五人的限制。
这两条使很多大量预约纪念币想进行牟利的人,受到了限制。大家知道借证件或者跨省取币都是需要成本的。现在的纪念币比面值高不了多少,算上借证或者跨省领取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对这些人来说甚至已经可以说是零利润了。纪念币市场的不景气和兑换制度的限制,共同导致了大量预约的纪念币没有被领取。而最终这些大量没有领取的纪念币,到底会去哪儿呢?在孙中山纪念币兑换的最后阶段,很多省份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小高峰。甚至到了最后,有很多人在网上晒出了市场中出现大量盒币甚至是箱币的图片。
这些大量盒币甚至箱币是从哪来的呢?按理说这样的币是不会通过正常渠道流出的(据说央行要回收箱子),就只能是从灰色渠道流出的,而这些盒币之所以能够流出,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银行里存在着大量预约没有兑换的纪念币,而这些纪念币是谁留下的呢?恰恰就是那些预约没有兑换的人留下的。
可以说这些人客观上在帮了银行的一个忙,帮银行无风险地留下了大量的币,这些币是银行可以掌控的。个别不规范的银行网点就会通过灰色渠道,将这些剩下的币以盒货甚至箱货的形式流入到纪念币市场里。
而市场里“有关系”的人做到这些,只需要给出一定的分成就可以,两者都能从中得利。可以说通过这样相当于某些有关系的商户以近似平价的方式,从银行里拿到了大量的盒币货源。
虽然网上兑换制度给部分币商带来了很大“福利”,但即便是这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网上兑换的方式依然优于现场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