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邮友时常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收集整理邮品价格,参考对比,作为购买的依据。但是,根据网络、报纸上搜集到的参考价格,为什么在邮市上,或者网上就买不到? 比如某集邮者根据某套邮品网上给出的价格是10元,集邮者购买时,对方报价都是12元到15元不等,还有20元。集邮者根据网上价格10元要求购买,出售者无一例外拒绝。 那么为什么网上、报纸上给出的参考价格同实际交易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呢?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首先,网上给出的价格,只能作为参考价格供买卖双方参考,切不可当真。一套邮品的价格要由实际价格和预留利润两部分组成,网上给出的价格,一般都会忽视了预留利润,邮商、店主等都不会把自己的预留利润拱手相让,价格出现误差属于正常现象。 其次,网络、报纸采集价格的采集渠道不同,所得价格出现差异实属正常。如一尘网主要是批发为主,零售少见。依据一尘网采集的价格要明显低于市场价,这是因为批发价本身低于零售价。同时,一尘网是要有交易费用的。普通集邮者零散购买邮品无法走批发渠道,而且没有必要为了降低实际价格缴纳交易费用,那样得不偿失。 第三,很多大邮商资金雄厚,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或者吸引眼球,或者增加销售量,在网上交易时,对于题材、品相不好的邮品,会选择打折出售。但是,不是所有的邮品都会打折出售,也不是会一直打折出售,随着货源减少,库存消耗、人气回升等各种因素,打折邮品也会“恢复原价”。

品相较差的邮票
第四,网络交易,很多店家为了吸引人前来,精心选择部分邮品,低于市场价。但是,请仔细看,凡是低于市场价的,一般都是只有一套,无多。另一个是不是每一套都是低于市场价。集邮者要贪图便宜购买,需要额外支付邮费,有的店家没有不发挂号信,只发快递,即便是一套低于市场价的邮品,也是要额外支付15元快递费,仔细计算还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