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的贡献巨大。
教师节的宗旨就是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
预祝所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017年9月10日是中国第33个教师节。
邮票上的教师节
曾经国家为了纪念教师节,特地发行了“教师节邮票”,表达对教师不辞辛苦教书育人的崇高敬意。
1931年,教育界知名人士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中国教师节,得到全国的响应。但这个教师节,并没有得到官方立法承认。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决定以孔子诞辰日,即8月27日为教师节。但由于日寇入侵,山河破碎,这个教师节并未在全国广泛推行。1947年8月27日,发行了《教师节》邮票,全套四枚。 第一套教师节邮票
新中国第一套发行的教师题材的邮票是1975年3月8日发行的T9《乡村女教师》,邮票的图案分别是女教师在努力学习、在草原上巡回教学、在辅导学生练习珠算、在渔船上上课的场景。
新中国第一套教师题材邮票
在198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6年9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31《教师节》纪念邮票一套一枚,面值8分,邮票图案由黑板、讲台和一束鲜花组成。
邮票上的“教师” 邮票上的教师形象有很多,而他们本身的职业可能不是教师,也有可能是科学家、文学家,像蔡元培、鲁迅、郭沫若、华罗庚、竺可桢等等,都曾出现在邮票上。有关教师的纪念邮票,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古今教育家,以孔子、韩愈等为代表,第二类是曾经当过老师的,像章太炎、李大钊等。

孔子称得上是教师的“师祖”,华夏教师的第一人,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黄炎培:“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
马叙伦,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
章太炎,他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服务,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学者、教育家。
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鲁迅先生,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陶行知,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吴有训,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科学研究的组织者。
先生们为国传承与担当,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