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关于“纪念币存兑一体机”对钱币市场的影响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讨论,除了就事情本身的讨论之外,也有微友发出疑问:到底是“普通纪念币”还是“流通纪念币”?“金银纪念币”能流通吗?那么,这些问题就要从人民币的分类说起,今天咱们就聊聊关于“人民币”中的“流通币”与“非流通币”。
下图1展示的是人民币分类体系,其中,第一层级就将全部人民币分为了“流通人民币”和“非流通人民币”两个一级子系统。
流通人民币
在“流通人民币”中,主要包括“流通纸币”、“流通金属币”和“普通纪念币”三个二级子系统,统称为现代信用货币。
众所周知,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我国的“流通人民币”(包括主币和辅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据法律规定面向社会发行。这些“流通人民币”的共同特点是:
它们的物质形态由不足值的纸张和金属制造而成;
在它们表面标示的面额仅为央行规定的价值符号,不与黄金挂钩;
以国家信誉作为担保,在法律规定下承担兑付职能,具有法偿性,同时承担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这里首先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流通人民币”之所以称为信用货币,根本原因是它们的物质形态的价值低于标定面额,否则这些货币就不可能作为信用货币流通和使用。再有其中的“普通纪念币” (民间也称“流通纪念币”) 是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人民币,它们与现行“流通纸币”和“流通金属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非流通人民币
在我国发行的人民币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门类就是“贵金属币”。我国的“贵金属币”由金、银、铂、钯等不同的贵金属材质铸造而成。如果按重量(盎司)计算,铂币和钯币仅占总重量的0.053%,为简化起见下面将以金币和银币的数据为主进行分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贵金属币”也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但为什么说它们是“非流通人民币”呢?首先让我们通过表1分析一下“贵金属币”的面额与贵金属价格以及零售指导价(也称初始发售价)之间的关系。
如表1所示,在央行发行的“贵金属币”中,金币面额对应的金价在10.000~16.078元/克之间,银币面额对应的银价在0.30~0.39元/克之间。从贵金属价格的发展趋势看,恐怕再也不可能回落到这样的金银价格。如按2015年平均的金银价格计算,黄金价值是金币面额的14.68~23.59倍,加权均值为23.47倍;白银价值是银币面额的8.76~11.26倍,加权均值为11.08倍。
与此同时,在这些“贵金属币”面对公众发售时,均有一定的加工成本和利润。按金银币的零售指导价与面额之间的平均比价关系计算,金币的加权均值为30.97倍,银币的加权均值为25.92倍。实际上金银价值和零售指导价与面额之间的比值关系是一组动态数据,它们将随零售指导价定价原则和贵金属价格的变化而变动。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贵金属币”完全是一种以货币形式出现,以贵金属为载体,用于收藏或投资的商品。在“贵金属币”上标示的面额不是价值交换的尺度,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货币符号,完全不可能出现按面额进行市场流通的情况,在理论和现实中都不可能具备法偿性,同时也不承担现代信用货币的基本职能,因此称为“非流通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