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音乐家 (第一组)
图序 | 图名 | 面值 |
---|---|---|
4-1 | 萧友梅 | 1.20元 |
4-2 | 刘天华 | 1.20元 |
4-3 | 贺绿汀 | 1.20元 |
4-4 | 马思聪 | 1.20元 |
背景资料
萧友梅 (1884 - 1940) , 中国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音乐理论家, 作曲家;字思鹤, 又名雪明;1884年1月7日生于广东香山 (今中山市) , 1940年12月31日卒于上海;萧友梅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专业高等音乐学府 - 国立音乐院 (今上海音乐学院) 的创始人之一.
刘天华 (1895-1932) , 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 后随父亲从南沙三甲里 (现属江苏张家港市) 迁到江阴城里. 国乐一代宗师, "中西兼擅, 理艺并长, 而又会通其间" 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 演奏家, 音乐教育家. 1932年5月底, 他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上猩红热, 于6月8日去世.
贺绿汀(1903-1999) , 原名贺楷, 当代著名音乐家, 教育家,湖南邵阳人. 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 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 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 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 华北文工团团长. 半个世纪以来, 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 二十四首合唱, 近百首歌曲, 六首钢琴曲, 六首管弦乐曲, 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 并著有 <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 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
马思聪(1912-1987), 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12年5月7日, 马思聪作为马家的第五个儿子, 出生在广东海丰县幼石街上的一座深宅大院里, 小名艾. 1945年抗战胜利后, 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 广州艺术音乐系主任, 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 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 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音乐创作> 主编等职. 由于文革原因, 1967年1月经香港出逃, 赴美国定居, 从事作曲, 教学工作. 1987年5月20日于美国费城逝世. 2007年12月14日, 马思聪异国辞世20年后骨灰归葬中国广州, 同日 <马思聪全集> 在广州艺博院举行首发式. 周总理生前曾说过一句话: "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 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离乡背井去美国, 我很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