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美国的中国邮票集藏现状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7/10/20 18:09:00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邮国,是最早集邮的国家之一。有邮票历史以来就有了集邮文化,而且是世界性的全方位集邮文化。有邮票史后只有美国没有发生过战争和动乱 ( 加拿大也是,只是加拿大邮票收藏者的群体小,早因地理和政治相近而与美国集邮群体联成一起。),民间富足并向有收藏文化习惯,留存在美国的邮票收藏品基本上都能保存至今,是国际上各国邮票最丰富的收藏国。中国邮票的回归票,也主要源自美国的集邮市场。

    反观中国,有邮票历史以来民间生活就处于极度贫困,人民没有集藏知识和习惯,极小的民间集邮群体也只是以收集本国为主的邮票,集邮文化基本上没有扩散至民间。国家也不断发生各类战争、运动、动乱,甚至法律上禁止集邮,政府和民间大规模烧毁邮票和邮集,民间真正回头走上集邮之路是近三十来年的事。所以集邮基础和集邮文化上中国还蹲在初级阶段,无法与美国集邮文化相比较。

    目前在美国存有六大收藏中国邮票的群体,这六大收藏中国邮票的群体又区分为四大不同性质种类的收藏群体____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中国邮票新兴集邮群体、中国邮票投资性收藏群体、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

    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____是中国七十年代前邮票的收藏群体,这群体又分为三大收藏群体,基本都为60岁以上的老集邮者。其中两大群体是美国两个上百年历史的中国邮票集邮会老会员们,这些人以美国西裔富人为主,也有小许华裔,活跃于自己所在城市的中国邮票会分会研究圈子里。另一群体是零星的中国邮票老集邮者们,这群体又分两大类,一类以西裔富人为主的个体邮票收藏研究者,中国邮票的收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是华裔的集邮者,专门收集中国邮票活跃于自己相熟悉的集邮小圈子里。此三大群体是美国原有的中国邮票集邮大军,各穷毕生精力都有极为丰富的中国邮票藏品。现全部都处于养尊处优的退休状态,基本都停止了收集邮票状态下的集邮研究群体。

    中国邮票新兴集邮群体____受中国集邮风气所影响,是近卄来年不断壮大成长的一批中国邮票新兴集邮者们,这些人多是中国新移民,是一群富裕的新生集邮队伍。这群新兴的集邮队伍也因原祖籍的不同而略不同的中国邮票收藏偏好,主要偏好区分于新中国、台湾、香港,但清朝和民国邮票同是这群体的共同爱好。这群体基本上都是知识份子居多,不少成了美国两个中国邮票集邮会的新生力量,多为有很好的职业、经济基础集藏能力。

    中国邮票投资性收藏群体____受中国收藏风气所影响,是看到中国邮票暴涨后蓄意学习邮票收藏知识,专门搜购有升值潜力的中国好邮票,作为投资或收藏欣赏、留存后代之用。这些人多是中国新移民,是一群富裕的新兴收藏中国好邮票队伍。

    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____是为中国邮票回归的一群购票大军,此大军属集邮搬运工性质,只对回归中国有经济利益可图的中国邮票有认知,也顺带搜购各国垃圾邮票带回中国图利,是一大群对集邮毫无兴趣,以买卖邮票为职业的特殊群体。

    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和中国老一辈集邮者当初同出一辙,却因政治环境不同而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集藏结局。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早已从早年的学习、追求过渡到研究、更高的追求到至今的欣赏、享受集藏之路上了。这批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都十分珍惜和欣赏自己穷一生之力的丰富收藏品,少有愿意生前拿到邮票市场上,也多无集邮承继衣钵。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一个晋晋通通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所蔵的中国邮票量,好票往往是香港多次名拍卖行中国邮品的总和!加上一般的票,藏量足能匹敌现今世上任何一间中国邮票店(当然不能够与中国的专售假邮票店相比!)。今天中国集藏者们共同拥有的中国名票、好票的量,难能与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相匹敌!所以,美国的中国名票、好票市场上虽呈现沽渴,其实仍有相当大的量源都隐藏在这“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手上,仍然像山上的溪水一样长流着,相信此现象至少仍会保持有二十年以上的光景。所以这几年中国名票、好票在美国集邮市场上虽感沽渴,但偶然会见到中国名票、好票的量突然非常丰富。这种情况多出自一个“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的逝世,后人将其藏品送到集邮市场上造成的情形。

    美国有两大中国邮票拍卖行,是Michael Rogersb Inccherrystonestamps.com 。但中国邮票主要票源出自全国各地的定期性邮票展销会、邮票钱币展销会和各地的星罗棋布邮票店,还有一此零星邮票网,而非那两大邮票拍卖行。所有各地的邮票展销会、邮票钱币展销会都是“中国邮票投资性收藏群体”、“中国邮票新兴集邮群体”和“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的最乐意观摩和搜购之处,视为盛会。对上述两大拍卖行和其它网店、网上拍卖行为副,揍热闹、碰运气而矣。美国邮商对中国七十年代前的名票、好票价高也不愁买家,主要是这三大群体的抢购之下所造成。也形成美国集邮市场上中国名票、好票资源表面处在沽渴的原因,而非“基本已经回流殆尽,剩下的都是残次货了”。为什么邮票展销会、邮票钱币展销会和各地的星罗棋布邮票店成为上述三大群体的至爱,主要是新票源往往出自于这些地方,再加上大多美国邮商对中国邮票的不专业性,常有“拾漏”的机会。虽然邮票展销会上专业的中国邮商聪明得很,对中国名票、好票咬紧Scott价,甚至观望着中国邮票价的起落而抬价出售,动辄以1.5倍以上Scott价叫卖,吓跑了两个美国的购邮大军,却吓不跑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还有各地的地方性各类用品的旧货拍卖,常有好票源出现,但多属小批量和质一般,此种也是最好的“拾漏”机会。目前美国邮票市场上的中国名票、好票的“菜市场环境”没有了,却非资源沽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10-20 18:14:14编辑过]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7/10/20 18:15:00
近年美国邮票市场上最难遇见的是第二、三代解放区票 ( 第一代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类票源香港最多,其次是中国、日本,美国基本没有这类票源。第二代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三代是解放战争时期。),文革,原版这四大板块。

    估计中国七十年前邮票存量说,美国,日本,还有台湾、香港、东南亚、欧洲等国的中国邮票集藏者,这是中国邮票海外的三大集藏势力集团,今天中国通过多年的邮票回归也挤上成为了鼎足四大存量势力集团了,几乎白手兴家的集邮业能有此成绩,实在骄人。但中国邮票回归祖国也非什么票都走上回归之路,主要是集在中解放后的邮票。以中国邮票集邮学说,清朝、民国、解放区、台湾、香港、澳门、满洲、日伪、西藏、客邮等版块邮票,中国集邮界仍然难匹敌海外三大集藏势力集团的任何一方,但文革后的邮票可能占量为最多,所以说中国邮票回归之路仍然十分漫长!中国只能勉强算走进中国邮票四足鼎立之强而矣。目前国内真正懂得中国名票、好票的集藏者不多,这方面的研究更落后于其它三强,但这些集邮者都是中国集邮界的希望。绝大多数集邮者仍停留在蠢笨的炒新邮队列上,这一大群集藏者集邮知识缺乏,无助中国集邮业的提升,充其量为集邮初级者。

集藏品中,基本上只有邮票有一个国际价格,海外邮票市场都基本上参照着这个价格进行邮票交易,美国的Scott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邮国,是最早集邮的国家之一。有邮票历史以来就有了集邮文化,而且是世界性的全方位集邮文化。有邮票史后只有美国没有发生过战争和动乱 ( 加拿大也是,只是加拿大邮票收藏者的群体小,早因地理和政治相近而与美国集邮群体联成一起。),民间富足并向有收藏文化习惯,留存在美国的邮票收藏品基本上都能保存至今,是国际上各国邮票最丰富的收藏国。中国邮票的回归票,也主要源自美国的集邮市场。

反观中国,有邮票历史以来民间生活就处于极度贫困,人民没有集藏知识和习惯,极小的民间集邮群体也只是以收集本国为主的邮票,集邮文化基本上没有扩散至民间。国家也不断发生各类战争、运动、动乱,甚至法律上禁止集邮,政府和民间大规模烧毁邮票和邮集,民间真正回头走上集邮之路是近三十来年的事。所以集邮基础和集邮文化上中国还蹲在初级阶段,无法与美国集邮文化相比较。

    目前在美国存有六大收藏中国邮票的群体,这六大收藏中国邮票的群体又区分为四大不同性质种类的收藏群体____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中国邮票新兴集邮群体、中国邮票投资性收藏群体、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

    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____是中国七十年代前邮票的收藏群体,这群体又分为三大收藏群体,基本都为60岁以上的老集邮者。其中两大群体是美国两个上百年历史的中国邮票集邮会老会员们,这些人以美国西裔富人为主,也有小许华裔,活跃于自己所在城市的中国邮票会分会研究圈子里。另一群体是零星的中国邮票老集邮者们,这群体又分两大类,一类以西裔富人为主的个体邮票收藏研究者,中国邮票的收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是华裔的集邮者,专门收集中国邮票活跃于自己相熟悉的集邮小圈子里。此三大群体是美国原有的中国邮票集邮大军,各穷毕生精力都有极为丰富的中国邮票藏品。现全部都处于养尊处优的退休状态,基本都停止了收集邮票状态下的集邮研究群体。

    中国邮票新兴集邮群体____受中国集邮风气所影响,是近卄来年不断壮大成长的一批中国邮票新兴集邮者们,这些人多是中国新移民,是一群富裕的新生集邮队伍。这群新兴的集邮队伍也因原祖籍的不同而略不同的中国邮票收藏偏好,主要偏好区分于新中国、台湾、香港,但清朝和民国邮票同是这群体的共同爱好。这群体基本上都是知识份子居多,不少成了美国两个中国邮票集邮会的新生力量,多为有很好的职业、经济基础集藏能力。

    中国邮票投资性收藏群体____受中国收藏风气所影响,是看到中国邮票暴涨后蓄意学习邮票收藏知识,专门搜购有升值潜力的中国好邮票,作为投资或收藏欣赏、留存后代之用。这些人多是中国新移民,是一群富裕的新兴收藏中国好邮票队伍。

    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____是为中国邮票回归的一群购票大军,此大军属集邮搬运工性质,只对回归中国有经济利益可图的中国邮票有认知,也顺带搜购各国垃圾邮票带回中国图利,是一大群对集邮毫无兴趣,以买卖邮票为职业的特殊群体。

    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和中国老一辈集邮者当初同出一辙,却因政治环境不同而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集藏结局。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早已从早年的学习、追求过渡到研究、更高的追求到至今的欣赏、享受集藏之路上了。这批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都十分珍惜和欣赏自己穷一生之力的丰富收藏品,少有愿意生前拿到邮票市场上,也多无集邮承继衣钵。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一个晋晋通通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所蔵的中国邮票量,好票往往是香港多次名拍卖行中国邮品的总和!加上一般的票,藏量足能匹敌现今世上任何一间中国邮票店(当然不能够与中国的专售假邮票店相比!)。今天中国集藏者们共同拥有的中国名票、好票的量,难能与美国的“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相匹敌!所以,美国的中国名票、好票市场上虽呈现沽渴,其实仍有相当大的量源都隐藏在这“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手上,仍然像山上的溪水一样长流着,相信此现象至少仍会保持有二十年以上的光景。所以这几年中国名票、好票在美国集邮市场上虽感沽渴,但偶然会见到中国名票、好票的量突然非常丰富。这种情况多出自一个“中国邮票老集邮群体”的逝世,后人将其藏品送到集邮市场上造成的情形。

    美国有两大中国邮票拍卖行,是Michael Rogersb Inccherrystonestamps.com 。但中国邮票主要票源出自全国各地的定期性邮票展销会、邮票钱币展销会和各地的星罗棋布邮票店,还有一此零星邮票网,而非那两大邮票拍卖行。所有各地的邮票展销会、邮票钱币展销会都是“中国邮票投资性收藏群体”、“中国邮票新兴集邮群体”和“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的最乐意观摩和搜购之处,视为盛会。对上述两大拍卖行和其它网店、网上拍卖行为副,揍热闹、碰运气而矣。美国邮商对中国七十年代前的名票、好票价高也不愁买家,主要是这三大群体的抢购之下所造成。也形成美国集邮市场上中国名票、好票资源表面处在沽渴的原因,而非“基本已经回流殆尽,剩下的都是残次货了”。为什么邮票展销会、邮票钱币展销会和各地的星罗棋布邮票店成为上述三大群体的至爱,主要是新票源往往出自于这些地方,再加上大多美国邮商对中国邮票的不专业性,常有“拾漏”的机会。虽然邮票展销会上专业的中国邮商聪明得很,对中国名票、好票咬紧Scott价,甚至观望着中国邮票价的起落而抬价出售,动辄以1.5倍以上Scott价叫卖,吓跑了两个美国的购邮大军,却吓不跑中国邮票回归搜购群体。还有各地的地方性各类用品的旧货拍卖,常有好票源出现,但多属小批量和质一般,此种也是最好的“拾漏”机会。目前美国邮票市场上的中国名票、好票的“菜市场环境”没有了,却非资源沽断。

3楼
cjiyou 发表于:2017/10/20 18:15:00
近年美国邮票市场上最难遇见的是第二、三代解放区票 ( 第一代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类票源香港最多,其次是中国、日本,美国基本没有这类票源。第二代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三代是解放战争时期。),文革,原版这四大板块。

    估计中国七十年前邮票存量说,美国,日本,还有台湾、香港、东南亚、欧洲等国的中国邮票集藏者,这是中国邮票海外的三大集藏势力集团,今天中国通过多年的邮票回归也挤上成为了鼎足四大存量势力集团了,几乎白手兴家的集邮业能有此成绩,实在骄人。但中国邮票回归祖国也非什么票都走上回归之路,主要是集在中解放后的邮票。以中国邮票集邮学说,清朝、民国、解放区、台湾、香港、澳门、满洲、日伪、西藏、客邮等版块邮票,中国集邮界仍然难匹敌海外三大集藏势力集团的任何一方,但文革后的邮票可能占量为最多,所以说中国邮票回归之路仍然十分漫长!中国只能勉强算走进中国邮票四足鼎立之强而矣。目前国内真正懂得中国名票、好票的集藏者不多,这方面的研究更落后于其它三强,但这些集邮者都是中国集邮界的希望。绝大多数集邮者仍停留在蠢笨的炒新邮队列上,这一大群集藏者集邮知识缺乏,无助中国集邮业的提升,充其量为集邮初级者。

集藏品中,基本上只有邮票有一个国际价格,海外邮票市场都基本上参照着这个价格进行邮票交易,美国的Scott目录价格对国际影响最巨。中国这方面价格非常混乱,各邮票公司以自己利益编制一套价格,没有章法标准可据。另外,中国的集邮环境由于政府不作为,国内假邮票遍布众多的网络,阻碍着集邮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国内的集邮市场,也导至国内集邮者心里的价格标准,与海外集邮市场可能有一定差距。

笔者做了这么个从1974年至今的清朝时期邮票Scott价格表,显示了清朝邮票近四十年来在国际上几乎年年价格往上涨动,极小年与年之间的持平,甚至几乎没有年与年之间的回落。这是一组用国际价格去分析清朝邮票收藏的数据资料,其涨幅世间上没有任何投资性的收益可比拟!以此去说明集藏的动态和意义。也正是很多集邮者和集邮投资者所明白,也促成了中国邮票的集邮收藏热。目录价格对国际影响最巨。中国这方面价格非常混乱,各邮票公司以自己利益编制一套价格,没有章法标准可据。另外,中国的集邮环境由于政府不作为,国内假邮票遍布众多的网络,阻碍着集邮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国内的集邮市场,也导至国内集邮者心里的价格标准,与海外集邮市场可能有一定差距。

笔者做了这么个从1974年至今的清朝时期邮票Scott价格表,显示了清朝邮票近四十年来在国际上几乎年年价格往上涨动,极小年与年之间的持平,甚至几乎没有年与年之间的回落。这是一组用国际价格去分析清朝邮票收藏的数据资料,其涨幅世间上没有任何投资性的收益可比拟!以此去说明集藏的动态和意义。也正是很多集邮者和集邮投资者所明白,也促成了中国邮票的集邮收藏热。

来源:网络西望神州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