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发现终于说了一次真话,为你点赞[强][强][强]
《我替“北漂族”求情》
文/司马南
诸位,看看这硬邦邦的居高临下的不容置疑的《紧急通知》吧。
有否可能变通一下?
有否可能和缓一些?
有否可能弃用最后通牒式而改用商量的口气说话?
只有短短五天时间,携家带口搬离原居所,还要再安顿下来,丁酉十月,小雪时节,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实在是个很难实现的突击目标。
租赁合同未到期,或因某种原因办理不完交接手续,强制驱离是否有违法治精神?
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也不是五天之内就做好了出发准备的。
今年上半年,主基调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彼时大张旗鼓地强调“要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要求所有区县“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不得随意设卡,要盘活闲置厂房、物流设施等,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 办公场所 ……”
现在,突然间180度大转弯,没有打过招呼,没有政策动员,没有典型引路,没有耐心细致,没有和风细语……(若干驱离具体画面的内容此处不赘)能不能最低限度考虑一下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和实际承受能力?
在北京快40年了,住在二环边上,没有遇到此类问题,但一些住在京郊的朋友他们的遭遇引发了我本能的同情。
政府当然有政府的道理,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难处。我当过基层人大代表,知道百姓苦楚不易。老人看病,在医院里很可能这个疗程还没有结束;孩子在上学,现在有没有放寒假;搬家所需要的费用可能要求朋友们帮忙接济; 下一个窝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找到; 这个时侯单位辞职,意味着拿不到年底奖金了……
恳切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多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换位思考妥善处理,冒昧地提议:
有没有可能召开一个听证会?
有没有可能组织一个宣讲团?
有没有可能,把必须搬离的群众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针对于具体的情况,拿出具体的方案和办法来?
最近都在学习19大精神,19大最重要的精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现在遇到实际问题了, 主与次,急与缓,大与小,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各种不同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复杂关系?是否需要想得更深远,考虑得更周全,办得更妥帖?怎么样才能够想得更深远,考虑的更周全,办得更妥帖?解决掉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是否需要更多地谋划?是否在谋划中,也应该注意人民的主体地位?
或许有一种可能,因为出了事故,急切地想把事情办好,一时决策有些仓促。如果真是这样,首先要冷静下来,是不是一定要仓促而冰冷?
将如此巨量的人口五天之内驱离,新近发生事故,不过是个导火索罢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首度相关重要控制指标, 这的确是一个机会,抓住机会很重要,但抓住人心也许更重要。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怎样做群众工作?他写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毛泽东思想当作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意味着需要向毛泽东同志请教政治智慧。
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压境,中央不得不撤离延安,毛主席没有离开陕北,他是最后撤离延安的,撤离途中,一再关心那些还没有撤离的朝夕相处的延安老百姓,桩桩件件历历在目。
为了修三峡大坝,三峡库区移民巨大的工作量,多少基层干部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最后修得功德圆满……
上个世纪,共产党刚刚夺得全国政权,地方修飞机场一时间弄得鸡飞狗跳,毛主席严厉批评某人损害群众利益,这篇文章在《毛泽东选集》当中能够找到。毕竟为尊者讳,我就不具体引述毛主席那段话了。
说这么多,无非是为了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说这么多,无非是为了强调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在遇到关乎到群众实际利益的具体问题的时候,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是更重要的。
最后说点儿实际的吧:
如果实在没有建设性的、温和的、可以商量的办法,如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急急如律,必定如此……那就给那些被责令在五天之内必须处理好一切,打发上路的老百姓一点儿经济补偿吧!
说到这句话,突然想起了赵本山小品台词“来时火车票,谁给报销!”戏中赵本山的火车票与生活中赵本山的私人飞机,都不差钱,但被限期驱离的老少爷们儿确是罗锅上山。
平价购买力已为全世界第一,GDP紧追美国的我的国毕竟不差钱,对包括非洲在内遥远的国度,那些遇到难处的他国国民,我们时常表现出优雅慈悲的大国风范,现在临时救济补尝的对象,是始终无改“北漂追求”却被迫驱离的新北京人。
最近几天多篇文章被反复删除。
此文恐也难逃厄运。只希望在侥幸活着的几个小时里,能够被人读到,尤其希望向我反映情况的几位朋友能够读到……
最后一个小建议:起草政府文告,宜选用粗通文墨而不拉仇恨的,该紧急通知,语法、逻辑均大有问题,文字则浸透着焦躁与傲慢。不揣冒昧毛遂自荐,公文写作补习班我可义务讲课,实在看不惯这种颐指气使地对待老百姓。
拉灯,碎觉。
(2017年11月23日夜,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