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赵旗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和摘用)
[内容摘要]:
2018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将于1月22日至23日在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邮证券有限公司工作会议也将同时召开。
有建议的,有想法的、有看法的、……不仿在这切磋、交流一下,愿能为会议提供有意的材料。
邮票是具有邮资凭付功能的票据吗?邮票是有价的票(证)证吗?邮票是商品吗?邮票是有价的文化媒介吗?邮票是印刷品吗?是……
就目前状况下,谁能准确的给邮票一个定性?
因为,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下,邮票的真正面目多而不清、功能有而不能、外延性有而被限、新空间有而不展……,与“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格格不入,迫切需要给邮票属性一个重新的再定性,仍当务之急。
…………………………………………………………………………………………………………
当初的邮票功能只是邮寄信函、邮寄物品包裹时的邮资凭证。随着人们对邮票的喜爱便有了收藏、交换、交易……等内容;随后为满足人们的爱好、文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便加大了发行量,从而邮票的“附加功能” 及“商品功能”逐渐增强并显现。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邮票的基本功能却逐渐衰退。
然而,逐渐衰退的“基本功能”和逐渐增强并显现的“附加功能” 之间的矛盾、逐渐衰退的“基本功能”和“商品功能”之间的矛盾,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未有效地采用科学方法的进行分析研究、并未针对性的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并未出台结合实情又行之有效合理化的措施……而是“瞎子放羊──随它去”,一味的发行、再发行、打折也要发行的劣况;直到被成堆的问题逼到墙角时,随口而出所谓的种种“理由”和不切实际的方法加以应付。
法制国家就要走法制道路,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负责任的央央大国
邮票的综合行为不能游走宪法和法律之外,不能游走“国际邮政联盟之约”之外,不能认为不是以前的“中国人民邮政”了,而是“中国邮政”了,就任意降低起码的要求,更不能因此为所欲为,只有符合宪法和法律,这才是严肃和受尊重的“国家名片”。
国际上少数不讲信誉的国家将发行邮票只为谋取外汇创收,他们发行的邮票有几个还有价值?中国绝对不能走这样国家葬送邮票的路,赶紧悬崖勒马,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十九”大会议的精神,紧跟当前“新时代”的步伐,做好负责大国形象的宣传工作,以身作则,配合“一带一路”宏伟目标,扎实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当务之急。
尚若:
制定邮票的发行量不切实合实际,不是极左的量大,就是极右的量小;邮票的面值脱离使用的现实情况;邮票内容的设计漏洞百出;发行单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利用职务之便用新发行邮票制做的各种礼品册,豪华包装,产品发行价不是暴利,就是发行后发行价以下的打折;同一品种接二连三的地发行、一个题材重复发行或拆分多次发行;品种发行多达大版、小版、赠送版、小型张、小本票、个性化、还有系列太多太滥,短腿邮品不短腿,大本册、四连体等没完没了,这种背离市场需求无节的生产发行越来越糟糕;只管发行不管使用或限制使用;不严格遵守邮票发行制度(不及时公开的发布各阶段的数据统计:不发布制定的印刷量、不发布真正的发行量、不发布销售期最后的总销售量、不发布过销售期的总余存量、不发布过销售期的总销毁量);没有正常发新闻言人制度和渠道,相关事宜经常被随意官员在任何场合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乱发言;发布的数据没有监督机构监督审计……;邮票发行机构与邮票爱好者和邮票经营者是鱼与水的关系,不能把邮票爱好者和邮票经营者当成谋利的竞争对手,对他们成天加以限制和空间打压,出台一些(涂号、扣号、剪角、破版……)世界难找这奇葩的措施……,问题成堆的状况下,谁能对它相信这样的邮票、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数据产生信任和,集邮队伍的锐减就说明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治标要治本,治理一切应从源头来,治理一切应从自身来。“打铁还得自身硬”,自身不硬难胜其职、更难过其关。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各方面都要以新姿态、新面貌、新措施去配合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因此,中国邮票正在发展的新征程的道路上,前景十分美好,这就促使发行机构认真、负责、科学、细致的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
然而,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绕不过去的坎。
一、 邮票是邮资凭付功能的票据吗?
相信人们都知道“邮票是邮寄信函、邮寄物品包裹时的邮资凭”,提出这个问题看似可笑,又并非可笑。尚若你去邮局用邮票去寄“快递”,必遭拒绝。
“快递”是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由“慢寄”业务提升到“快递”的业务,“慢寄”和“快递”同一邮寄属性,邮寄的“性质”没变,变的只是邮寄的单位里程上所用的时间不同,也就是“速度”变了。但,怎么就把邮票的“邮资凭付功能”给取“变掉”了呢?
是不是发行的邮票都只能在“慢寄”业务使用才是唯一出路?这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和人们高效率需求背道而驰吗?
企业在某个业务的提升是改革创新的成果,要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尚若,某企业因提升了某项新业务,就废除了曾经发行的“债券”和“股票”;某汽车制造企业提升了汽车功能,开发了新型的电动汽车,假若某汽车制造企业就宣布:限制用户使用电动汽车不能在高速公路行驶,只能在普通级公路上“慢行”,……类似这样的不切实际的荒唐之举,唯邮票排在其首了。
列车消灭了慢车,提速、提速、再提速,跟上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脉搏,从国内快速发展到了国际,提高了出行和货运的效率。一切都在抢“时间”,争“速度”。
而邮票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为人们和社会抢“时间”,争“速度”,要它何用?
不能同邮而寄,还发行它有何价值?
邮寄使用邮票,同一邮寄业务上一个“慢”能使用邮票,一个“快”不能使用邮票,邮票被人为的“限快用”的做法,应该终止了!
为了提高中国邮票的知名度,为了更方便民众、更靠的使用邮票、为了减轻各部门鉴别邮票的工作量,为了提升和扩展邮票的新功能,建议:将新中国发行的邮票纪、特、J、T、文、编、旱年的普票,以及旱年发行编号的邮资封和邮资片,将纳入中国的文化收藏品市场领域,赋于邮票真正的文化商品属性。
宣布一批邮资脱离现实作用的邮票、以及纪、特、J、T、文、编、旱年的普票,以及旱年发行编号的邮资封和邮资片,逐渐退出使用领域,从限用年限起至到停止使用。其实这部分邮票早已进入商品流通和收藏领域了,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邮票、邮品的收藏地位,拓宽文化收藏品内容的泛围,完善文化商品的市场机制,促使做为收藏领域的邮票正大光明、名正言顺的进入国内外市场交易场所。这也是顺从民意更有效的保护和抢救中华文化的一种举措,富有中国文化的邮票让百姓收藏,并惠及百姓。
停用部分邮票,是为了更好的、更广泛地使用和消耗近年发行过量的存量;更好的保护早期发行的邮票。而不是消灭邮票和限制使用邮票,新时代下应更好的让邮票尽其所能的发挥它的新价值作用;这也是对国家和收藏者的高度负责。
同时,邮政部门应允许广泛地使用92年以来发行的编年邮票,并提供方便,绝不能以种种借口(无法鉴别真假等)调难、不予以使用。(假*币从来就伴生者真币,银行也没有宣布真币不能使用,鉴别邮票和钱币的真假,是你发行机构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不能因为真假问题而让消费者背黑锅、而蒙受损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作法。)
恢复邮票是邮资凭付本来功能,坚决严格履行“国际邮政联盟之约”,做一个负责大国邮政的企业,让邮票在邮寄职能中尽显其能,这是邮票的当务之急之一。
二、邮票是有价的票(证)吗?
邮票上的主要元素:国家名称、发行年、面值、内容等。《邮政法》明确定义为有价票(证),与人*民*币一样受法律保护,不能制假、售假……。
邮票是有价票(证),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不容置疑。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给予抵毁、抹杀。
因此,邮票就要尊重并执行与国家宪法颁布的相关法律,相向而行。不管是国家发行还是企业发行的邮票,对发行制度和内容应根据国家法律、《国际邮政联盟》、社会真实的需求等因素,科学的制定发行计划,最终结果应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邮票负责,维护“国家名片” 良好的声誉,确立中国邮票在国际上应亨有的尊严和地位。“前车之鉴”,不能让“不负责任邮票发行国家”的恶名、恶剧在中国重演。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邮票在通信业务上的功能逐渐衰减,而物品邮寄的包裹上的业务逐渐增强,为适应新发展,尽快找出适合国情、顺其民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色的邮票的政策和发展出路。
工作要有创意,把自己的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效,事事考虑在前,改革创新为已则、为已任。 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曾把邮票当做国家礼物的赠品,赠送给国外领导人。这一信息就充分的告诉人们:邮票是不可能消亡的。邮票有它新外延性生存的空间,有它不可取代新功能的价值去向,邮票出路很多很广,相关部门和企业以后有识之士,就要大胆标新立意的去开发、去创新。同时更明确解答了:“邮票消亡论”、“邮票无用论”是站不住脚的。邮票有中华积累5000千文化的历史抵缔蕴文化矿藏无比丰厚,怎么能随随便便的就垮掉呢?大清垮了“红花当1元”垮了吗?100多年前的“大龙”票垮了吗?
这也是鞭策告诫邮票发行机构,要把邮票当做大事业来做,而且要必须做好。应深刻理解“国赠礼品”其中的的含义,打折就是打自己国家的脸。
不要等国家领导人强调“……只要青山绿水……”后,你们才一窝蜂的都去抓“青山绿水”; 不要等国家领导人强调“……厕所革命……”后,你们才一窝蜂的都去抓“厕所”。各行各业要靠创新意识主动去工作,不是看风向、投其所好的应付式被动的去工作。
邮票机构要走出“只靠发行邮票来生存”、“ 低价结算”、“邮票+X=打折”的怪圈。脱离实际的邮资、脱离现实的发行量、脱离真实需求的发行数量、……积重难返的后果,将导致邮票跌破面值、打折出售、打折预订、消毁……;社会的需求的容量是有限的,不科学、无节制、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只能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造成自己受难,人民群众受害,国家受灾。
以每年30套的发行计划,每套平均发行量1000万枚(套),每套平均四枚,每枚面值1.2元,其中还另有:小型张、小本票、大本票、邮资封、胄资片……等等邮品,其宏大的量、宏观的产值、巨大的利润……发行量机构(白纸变黄金)的事情不应该把其当做一门课题来认真负责的研究吗?
邮票的社会需求,看似是一个有机的“躯体”,不节制、不科学一个劲的让他吃、吃、吃,又不管他的消化,再限制他的排解,面临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新时代下,邮票产生价值和利润的“非金融”文化行业,邮票机构也应当认真研究:邮票的M1、M2;邮票的IPO;……。这是邮票的当务之急之二
三、邮票是商品吗?
合法批量生产物品,有买的、有卖的,能交换的就是商品。
邮票是商品,而且还是有价票(证)的特殊商品。邮票的面值中不仅只是支付邮寄信函和物品时的邮资,在邮寄投寄后它面值本身中含有责任、服务、保赔……,直至按时并完整无损的交给收件人(处)。
狭义邮票的功能和属性逐渐被广义邮票的功能和属性而赋于了新生。市场机制下的邮票已完全是既有使用属性又兼有买卖的多重属性的商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还将逐步发展出其它功能和属性。
邮票是收藏品的传统观念应改弦更张了,邮票随经济发展形势下还可能以其它面目生存在经济市场中,还可能将以新的形式进行交易……。
是商品,就应给予市场经济地位,就应该以商品或以有价票(证)的特殊商品形式在市场上交易;不管是“文交所”还是“武交所”,最起码的要给予它一个合理的“交易所”,代表国家生产发行的正规商品邮票,总不能在地滩上原始状况的交易吧?
曾经蜂拥而上的“文交所”也是经过政府机构经合理审核、审批的而营业的,运行中做出违法乱纪行为的,也是监督机构失察、失监、失管而造成的,不能怪罪于参与者。
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更不应该因“水脏了,把孩子与水一起泼出去”邮票的,证监会的“脱虚向实”措施,从2017年的股票市场看也未必凑效,任何一味地打压一方、又一味地抬举一方的做法违反和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红花还需绿叶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市场的真谛。“电子盘交易所”恢复晚了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因为:每年向社会发行上数亿数量的邮票,既限用,又不许网上商品电子盘交易所交易,你说这样庞大量的邮票砸在百姓手中,吃能吃?还是能天天寄信用?要它有何用?不让炒作邮票能让投资者、消费者、爱好者、经营者、……口服心服吗?难道无休止的巨量发行下去?中国将会成什么样子?人人都有邮票,家家都有邮票?这能是正常的国度吗?以任何借口不让电子盘交易和炒作邮票就是对人民和国家不负责任,就是犯罪。
因为邮票是商品,是商品就要交易,就必须要交易。
要做好多重属性特殊商品邮票的文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好邮票电子盘交易和炒作的一切准备工作,为邮票电子盘交易和炒作提供一切便利,多年积累的邮票已形成“洪流”,聪明管理者就应当疏通,限制和阻挡都是徒劳;疏导邮票已形成的“洪流”,这是邮票的当务之急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