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期货日报主办、期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大宗商品平台峰会”将于12月8日在上海举行。
以困扰行业的“天问”作为此次会议的必答题,本次论坛主办方特邀请到了监管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交易场所、软件公司、资本管理等相关权威人士,就市场关注的行业焦点、疑点、痛点问题展开交流碰撞,分析研判。
中国金融开放看上海,上海自贸区是试验田也是苗圃,浦东商务委对交易场所探索出来的规范有效的模式将起到复制到全国的作用。浦东在探索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摸索出了什么经验?据峰会会务组介绍,上海浦东商务委领导将现身说法,讲述浦东在推动建立全球大宗商品服务平台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和摸索出的经验,这会给行业人士带来哪些启示,让人翘首以盼。
有关交易场所“同案不同判”的判例比比皆是,一直困扰着行业人士。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法院决定成立的上海金融法院8月份揭牌,该院担负着“完善金融审判体系与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历史重任,积极探索创新金融审判机制,将先行先试的司法裁判经验升华为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引导我国金融司法规则形成制度样本。“金融判例风向标”是什么?据峰会组委会负责人披露,届时将邀请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综合审判一庭庭长单素华,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解惑。
广西糖网是行业标杆企业,1998年广西糖网第一次核心业务转型,成功推出中远期交易与现货结合方案,采用标准化交易,非标交割(货物串换),结合供应链服务。2013年第二次升级转型,按现货法律及合规要求,将中远期交易重新设计,2014年9月推出“现货交易平台+贸易商(特别委托)”模式。广西糖网是如何在历次整顿中过关的?成功的秘籍有哪些?行业如何转型?针对这些关注点,原广西糖网副董事长、核心商务模式设计人周广俊,届时将为大家解密。
上期所服务于大宗商品标准仓单交易模式,实践证明已经成功可以“开讲了”。该模式将给大宗商品平台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启发?上期所大宗商品服务部总监鲍建平,予以披露26年来研究所得。上海钢联董事长、上海钢银董事长朱红军坚守钢铁行业20余年,2000年白手起家创建了“我的钢铁网”,用匠心精神铸就了大宗商品闭环生态圈。2008年再度创建大型钢铁现货交易平台——钢银电商,在经历风雨后成为“国内首家持续盈利的钢铁电商”,业绩稳居新三板创新层营收榜前茅,再次成为业界膜拜的对象。他是如何做到“国内首家持续盈利的钢铁电商”,峰会上他将给予报料。
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注册成立。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浙江自贸区,对其赋予的使命是“就推动我国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进行探索”。今年4月13日和14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党中央、国务院接连发声,支持海南设立多种交易场所,支持海南创设海南特色农产品期货品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此,峰会组委会邀请了中国(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王海明,洋浦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魏振祥,对国家区域大宗市场战略谋划讲述。
此外,峰会组委会还邀请了期货、现货、资管、投资、软件等行业大咖,对探索实践可行的交易模式、供应链金融创新等进行传经。
这次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活动,行业经受了“一刀切”的惊悚传闻,也看到了行业相关政策文件释放的积极信号。在明确行业发展大方向下,如何发力,如何在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次峰会力求拨开云雾见天日,但愿行业人士守得云开见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