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了最近各大收藏论坛和自媒体的一些观点,看到有两种观点比较引人瞩目:一个是说邮票会走向消亡,但集邮会一直存续;另一个是说当前邮票跌跌不休是因为没有开放对邮票的线上投资。
对于第一个观点“邮票会走向消亡但集邮会一直存续”,非常认同。据持该论点的学者介绍说:英国打算于2040年停止发行邮票,那么,世界各国也会逐步停止发行邮票,原因是邮票的实际用途日渐弱化,正被边缘化,从历史看去,凡是某个物品之实际用途弱化到极致时,便没必要再生产了,会有新的东西取而代之,将来,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和手段一定会完全取代邮票,因此,邮票逐步走向消亡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集邮不会随着邮票的消亡而消亡,集邮活动反而会更加热火,因为邮票记录的是一段历史,是一种见证,具有文物性质,价格只会更贵。学者还举例说:古时代,由于铁器兴起,青铜器消亡了,但集藏青铜器的人更多了,价格也更高了,因为不再生产青铜器了,存世量只会越来越少了,到现时青铜器已经成为文物了,因此,料定将来的邮票与青铜器之消亡轨迹是相似的。很赞赏持该论点的学者,不愧是学者,看问题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洞察入微,有理有据,无可辩驳,令人信服。
再来探讨一下其它学者陈述的第二种观点吧:当前邮票跌跌不休是因为没有开放对邮票的线上投资。反复阅读了该学者之陈述,通篇除了摆明论点之外,还回忆了几年前邮票上电子盘之时那个火爆景象,这算是论据吗?反正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令人信服的论据了。不知道该学者是否有意替邮票电子盘站台,但综观该学者以往的诸多论点,通读其文字,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执着为邮票电子盘站台者。该学者告诉邮人说:如果邮票能上线投资,就不会跌跌不休了,会重现几年前的邮市火爆场面。把邮票上线投资是什么行为,知道吗?说白了其实就是炒、乃至爆炒!爆炒一通之后,知道后果是什么吗?不管不顾不问的吗?该学者对邮票电子盘自身的弊端以及所带来的严重危害闭口不谈:比如邮票电子盘专炒发行量较大的垃圾品种、甚至把才发行的邮墨尚未干全的新邮直送电子盘进行爆炒、而把原本稀缺性的老精稀品种打入冷宫、无人问津,比如邮票电子盘缺乏做空机制、只能是炒高一个死一个、然后总有一批人会成为接盘侠惨被套牢,比如邮票电子盘在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庄家极易联手做局恶意爆炒、乃至虚拟上线品种、诱骗投资者进场博傻,比如邮票电子盘营造了虚假的需求和繁荣、扰乱了实物市场固有的价格体系、严重破坏了邮市原有生态...... 这些,都闭口不谈,一律屏蔽!所以说,该位学者之观点既缺少公正性,也缺少严谨性和科学性,没能实事求是,却有极强的选择性,很容易误导邮友们。
第一位学者已经很诚实地告诉了世人邮票是什么东西,具有什么作用,承载什么功能,发展前景如何,进而得出结论:邮票会消亡,总有一天都会停止发行邮票,到那时邮票会进化成文物,价格反而会更贵,集邮的人会更多,因此集邮不仅不会消亡,并且还会发扬光大。
第二位学者对时下邮票的实用功能持续弱化、流动性逐步丧失、大量发行的新邮之稀缺性并不存在、邮票正被逐渐边缘化等客观事实视若罔闻,一律不闻不问,然后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上线爆炒就行了,邮市就会变得火爆,就会好起来...... 这番言论,很是牵强,不仅论据不足、逻辑混乱、而且严重脱离了实际、无异于痴人说梦、或许是入梦太深一时醒不过来了。鼓吹将一个注定会走向消亡的东西上线爆炒,无非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前去充当接盘侠,至于接盘之后惨被套牢之悲剧结果则从来就不是鼓吹者正视的。恶意爆炒的结果无非是一地鸡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邮票是文化艺术品、宣传品和观赏品之复合体,但不是股票,无法赋予金融属性。邮票是给集的,而不是给炒的。集邮会有出路,偶尔小炒一下带动一下人气也无妨,但总想爆炒就不太好,没有一次爆炒会有好结果。将邮票弄上电子盘进行爆炒更是一条歧路,既是歧路注定了走不远,随时都会撞上南墙。安心集邮吧,别再蛊惑了。
若从个人愿望出发,我倒是很希望邮票早日消亡,因为到那时邮票名正言顺地成为文物了,当真更加值钱了,同时,集邮的黄金时代也就随之来临了!许多邮友对邮票是否会消亡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不仅大可不必,而且最好是希望邮票消亡得快一些,早日停止发行邮票.......
温馨提示:凡是德诚网会员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侵权必究。——德诚网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