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自從1840年英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此後,郵票作爲一種方便的郵資憑證逐漸推廣開來, 經過一百多年來的迅猛發展,當中的一些郵票,在承擔着記載曆史的同時,更一躍成爲價值連城的世界級珍郵、中國珍郵。
人們習慣于對它們天文數字般的成交價格津津樂道,其實挖掘珍郵背後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更有趣,更能讓我們洞鑒古今,開闊視野,甚至爲尋找下一匹“黑馬”獲得參考。
【天安門放光芒錯票】
參考價格:一枚約149.50萬(人民币)
“天安門放光芒”郵票,被集郵者稱爲“放光芒”,是1956年發行的“首都名勝”特種郵票中的一枚。
1956年6月15日郵電部發行一套“首都名勝”特種郵票,全套5枚,分别以頤和園、北海、天安門、天壇、太和殿和圖案。其中天安門圖郵票圖稿表現的是天安門早晨的景色,旭日東升,光芒萬丈,但郵票印刷出來的效果不好。天安門上空的祥雲形成直射的光芒。這各刺眼的光芒令人極不舒服,在發行前有人提出異議。郵電部決定停止發行這枚郵票,收回此票。同套其餘4枚郵票仍按原定發行日期發售。但江西、江蘇、浙江等省個别郵局提前出售。雖經追回,仍有少量流出,大約有六七百枚。1957年2月20日重新補發了一枚“天安門”郵票。
這自然是這枚“放光芒”郵票罕見的原因。隻有少數幸運者才藏有這枚“天安門放光芒”郵票。
【紅印花“小字當壹圓”】原本不是郵票的郵票
參考價格:一枚約577.30萬(人民币)
紅印花小字當壹圓被列入中國珍郵“前四寶”之一,曾經是中國最值錢的郵票,跻身世界珍郵行列,但近年陸續被新中國的文革珍郵超越,讓出了王者寶座。在2012年之前,華郵拍賣成交的最高紀錄,榜首一直都被紅印花系列珍品占領。目前,全世界公開出現過的“小字壹圓”共31枚。且全部記錄在冊,也就是說“留存有序”,所以基本上是不會在郵票市場上出現的,地攤就更不可能。
【綠衣紅娘】中國郵票博物館裏的一件世界孤品
參考價格:345萬港元(約合人民币280萬元)
“綠衣紅娘”是紅印花加蓋“暫作貳分”票的試蓋樣票,也稱紅印花小字2分綠色加蓋票。因用綠色油墨加蓋在紅印花原票上,而被雅稱爲“綠衣紅娘”。此票爲試色樣票,僅有少量流出,最早于1942年在上海出現,集郵家從一位外國人手裏購得後,即撰文在郵刊進行介紹,引起轟動。之後,招引了許多郵迷對它愛慕和追求,使其身價非凡。
關于“綠衣紅娘”的價格,早在2004年12月,在香港結束的蘇黎世亞洲秋季郵品拍賣會上,一枚紅印花小字綠色加蓋“暫作貳分”小字的郵票以345萬港元(約合人民币280萬元)成交。據考證,其現今存世約爲9枚,且大多數都是單枚票,由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收藏的直雙連“綠衣紅娘”票是世界僅存的一件連票,因此是一件世界孤品,價值無可估量。
【黑題詞】存世量至今仍是個謎
參考價格:四方聯897萬港元(約合人民币720萬元)
“黑題詞”郵票的原名其實是《毛主席給日本工人朋友們的重要題詞》 ,因爲郵票上的題詞顔色爲黑色,故有此俗稱。郵票的印刷時間是1968年9月18日。但到了9月27日,郵電部軍管會決定今後不準在郵票上印制毛主席像、語錄、詩詞等,已經印制好未發行的停止發行,于是決定停止發行“全國一片紅”和“黑題詞”兩套郵票,并電告各省市區郵管局革委會:“你局已接到或即将接到《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及《毛主席給日本工人朋友們的重要題詞》郵票請立即停發……”。因此這枚郵票最後未被發行,但和其它珍郵一樣,黑題詞有極少量被意外流出。
有關“黑題詞”郵票的存世量,至今仍是個謎,估計不會超過20枚,很可能是在銷毀過程中流失出來的。這枚郵票的四方聯前年在香港一大型拍賣會出現,創紀錄拍得897萬港元的成交價!
【全面勝利】懾人的口号“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
參考價格:單枚約667.00萬(人民币)
在新中國郵票史上有三枚知名度極高的珍郵,即俗稱的“全面勝利”、“大一片紅”和“小一片紅”。
1967年1月,繼上海“一月風暴”之後,文化大革命進入到“全面奪權”階段。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郵電部軍管會決定發行郵票以示慶賀,設計并印制了《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郵票,簡稱“全面勝利”,郵票印制完成後在,計劃于1968年10月1日發行。但因故未發行。
此套郵票雖然未發行,仍有極少量流出,但都是單枚票。郵票發行檔案上也沒有記載。從發現的信銷票和實寄封看,這種郵票是由河北石家莊郵局流出的,并經郵政使用。存世量數十枚,十分珍貴。
【大一片紅】“全國一片紅”橫版
參考價格:一枚730.25萬(人民币)
“大一片紅”郵票是我國“文化大革命”期間未正式發行的一套郵票。1968年,爲慶祝“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計劃發行這套郵票,全套1枚,面值8分。但在送去有關部門審查時,因票幅太大而未批準。因而後來又印制了小票幅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因此該枚未發行版本被稱爲“大一片紅”。
“大一片紅”極爲罕珍,除1987年在香港拍出1枚舊票外,多年來再未露面。直到2012年,中國嘉德春拍上得以再現真容。經過20餘輪激烈競價,這枚“大一片紅”以730.25萬人民币成交,創出中國單枚郵票拍賣新紀錄。據悉,“大一片紅”目前存世僅見八枚,極爲珍罕。
【小一片紅】“全國一片紅”豎版
參考價格:一枚368萬港元(約合人民币299萬元)
“全國一片紅”郵票當時計劃印制3400多萬枚,可謂巨量!如果按正常發行,到今天也隻不過是一枚價值一般的郵票。但世事如棋,由于一個意外事件,使一片紅的命運發生了劇變。
據悉,在1968年11月24日(郵票發行的前一天)中午,一位中國地圖出版社的編輯發現這枚郵票上中國地圖畫得不準确,中緬、中蒙、中不邊界畫得不準确,屬于我國領土的南海諸島也未表示出來。他便通過組織向郵電部反映。郵電部發現問題後,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郵票要全數退回。但已有個别郵局提前售出了這枚郵票,緻使有少量郵票流出,估計總數不超過1000枚。“一片紅”郵票設計者萬維生先生曾經深有感觸地說:“這是一個特殊年代,注入的一個特殊題目。”是那個特殊年代,造就了新中國的大珍郵。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四十周年】
首屈一指的“陰O謀O郵票”
參考價格:完整一套約400萬-500萬(人民币)
1967年,一些被教唆的紅衛兵和造反派們有恃無恐,把上過郵票的油畫“井岡山會師”中的朱德形象換成了林彪,并一再嚷嚷要以秋收起義紀念日取代南昌起義紀念日來作爲建軍節。在這一片喧嚣的大環境中,郵票發行局設計室在1967年8月完成了一套4枚的“井岡山”郵票設計圖稿,如上圖。
這套取消發行的原因和爲什麽會意外流出?社會上一直有多種撲朔迷離的說法。其中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是:當年8月9日打出印樣,因有林彪像均須領導批準才能發行,後一直未批,又因紀念時間已過不再适合發行,将印出的全部銷毀,過程中不慎流出少量。當然,關于郵票的流出經過,也有人說是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審查該票時,将樣票留下,後被其孩子在“文革”後拿到社會上出售,即流傳于集郵界。這枚圖案采用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毛主席與林彪在天安門接見紅衛兵時的照片設計的郵票,社會上流傳出現的僅見其新票,未見有投入使用過的信銷票。而同一套裏面的另外幾枚郵票,估計當時已全部銷毀,未見有流出。
因爲流出的郵票以藍天爲背景,故此枚郵票的俗稱爲“大藍天”,存世量不超過10枚。香港郵商楊乃強編印的《中國郵票目錄》80年代就已将其收入,使得這枚未發行郵票在海外的知名度直線上升。由于其極爲特殊的政治背景,稱得上是“文革珍郵”中首屈一指的“陰謀郵票”,因而引發了種種傳聞。該郵票最早亮相是在1981年日本東京的郵票拍賣會上,當時一枚完整的“大藍天”郵票底價爲1萬多美元,不僅轟動了日本集郵界,而且中國郵壇也爲之震驚。之後,“大藍天”在海外拍賣的價格更加驚人,1997年在上海舉行的拍賣會,1枚品相不佳的“大藍天”,底價也已經飙升至150萬元。如果是完整的郵票的話,全套4枚的價格應該在400萬-500萬人民币之間,将超過著名珍郵“一片紅”的價格。
【藍軍郵】短暫存在的“軍人貼用”郵票
參考價格:一枚270.25萬元(人民币)
藍色“軍人貼用”郵票俗稱“藍軍郵”,因郵票圖案底色爲藍色而得名。1953年2月,爲了優待軍人寄信,郵電部準備發行一套“軍人貼用”郵票,郵票共3枚,面值均爲舊人民币800元,圖案爲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軍徽,軍徽下面印有“軍人貼用、中國人民郵政、800元”字樣。第一枚底紋爲橘紅色,俗稱“黃軍郵”;第二枚底紋爲紫色,俗稱“紫軍郵”;第三枚底紋爲藍色,俗稱“藍軍郵”。每枚郵票圖幅爲21毫米×32毫米,齒孔14度,膠版。
這套郵票于1953年7月初開始印制,是新中國第一套軍用郵票。郵票分批印完,陸續下發到各部隊和軍事機關,每位官兵每月可得到2枚用于通信。郵票下發後,有的部隊反映,在沒有信箱代号的情況下使用軍人貼用郵票容易洩密,郵票使用範圍和對象也難以控制等。爲此,有關部門決定“延期實行”,停止使用。後來,軍隊有關部門作出決定,将沒有下發的郵票全部銷毀,但在個人手中的軍人貼用郵票仍被使用。這三種郵票都流出了一些,其中“藍軍郵”印成較晚,留存下來的數量最少,因此極爲珍貴。中國嘉德2011秋季郵品錢币銅鏡拍賣會上,“藍軍郵”又以270.25萬元成交價,創出“藍軍郵”拍賣新紀錄。
【蔡倫“公元前”錯票】排版工人的“鬼斧神工”
參考價格:約40萬元(人民币)
蔡倫郵票其實是一套紀念郵票裏面的其中1枚,而蔡倫“公元前”錯票則是蔡倫郵票中的錯體版本,每200枚蔡倫郵票裏才會有1枚錯體郵票。爲什麽會有這樣的錯誤呢?這要追溯到1962年12月1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紀92“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二組)紀念郵票。這套郵票是由孫傳哲先生設計的,可一時疏忽,在其中蔡倫的出生年份“公元”兩字後面加上了一個“前”字,成了“公元前?-一二一”。郵票圖稿經過層層審查也未發現這一錯誤,直到北京郵票廠工人打樣時才發現了這個問題。補救辦法是在印版上将“前”字一個一個地修掉。由于修版後又沒有進行嚴格的檢查,在左邊的50枚中第16号位置上的印版,漏修了“前”字(未刮去),造成了每一印刷全張(含兩版100枚)就有一枚帶“前”字的錯票。1962年12月1日出售時被一些幸運的集郵者發現,郵政部門當即采取措施收回了一部分,但并未全部收回和銷毀。
一枚小小的郵票,不僅是國家名片,而且蘊含着很高的曆史價值,凝結了設計者心血,還濃縮了其收藏過程的故事,這大概正是集郵在收藏愛好者中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中國國際文化產權交易所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