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因素大致可理解为:
1)存世量的稀少性;(并非发行量)
2)收藏热度(关注人,爱好收藏人数的多少);
3)邮品本身的美学及文化价值总和;(如题材/制作艺术/印刷//图案及设计等方面)
4)人为控制度;(主力的介入深度,持有比率,实力,炒作意愿)
5)官方因素;(包括政策导向等)
6)广告时尚带来时节性价值取向。
今天仅聊第一点,即有关稀缺性。
如何知道其在同类品种的稀缺程度呢?
决定其稀少性的,首先是发行量。发行量是个最基本的量,决定其可能达到的最大数值。
但发行量并不是存世量。除新发行外,因各种原因存世量会呈现不断递减。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加速。
存世量是决定这个品种稀缺性的本质的量。是各方都必须重视的事。不管您是爱好收藏人,还是投资人或主力。因为处于不同状态的量,在一定条件可自由流动的。
但涉及我今天的文字,我们似乎只是在探讨,与平台上交易有关的量的问题。我们是否可给以一个名词为【可自由交易的量】。那么这个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首先已入库量与将不断再托管的量。因京东规则是放开托管,一枚起托。因此,理论上存世量可能就是入库量的最大值,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我们应舍去的什么呢,一个是品相不合格的,一个是沉淀于收藏者手中的,一个是作长期投资或当作家族压箱宝贝的。一个是已经被遗忘如流入境外边缘地区的等等。这些需要扣除的数量也将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加,再加上入库时间的限定,会有不少存世量会不断错过入库的机会。因此完全可以推算出存世量中的相当部分会被隔离于现实交易中。何况,前几年已经有不少品种的不少量被限制在电子盘里而暂时沉淀中。
再具体说近段时间,我们将迎来的一个暂时的封闭时期,一个是因为疫情而推迟入库的进行,一个是目前的入库是以是轮值方式进行,不少品种的下一次入库将在若干年之后。因此,近段时间的【可自由交易的量】将是一个限定的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即使这个量中,有一个因素需要特别重视:即这个量占据了多少存世量比率,这个量里,主力又占据了多少比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从发行量来评估其稀缺性,更不能用单纯以发行量来评估其价格区间。投资需要谨慎与理性,更需要独立思考。不能偏听偏信。如果您坚守价值投资取向,那么,我们可能就有了一些共同语言。
如果我有兴趣,会继续聊些影响价格的其他的因素。谢谢!
作为脑力体操,近日写了些邮品投资小文,其粗糙与浮浅,自己清楚。作为内心的表白,应该还算诚实与平淡。如没有让人讨厌,那么就继续体操。但议论如果涉及具体,是不是会误导或损人,就不得而知了。请各位留意批评。再次谢谢!
wjhdda 王继海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