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所在地邮政部门降价销售部分邮品,个别品种的降价幅度令人咂舌。
笔者看到售价后大吃一惊,后悔当初花了很多冤枉钱。其中,中国集邮总公司部分邮册只按邮票面值的价格销售,部分含有四连体小型张的邮册售价更是低得出奇,如原价718元的《戏曲包公》现仅售246元,《凿空之旅》和《行者无疆》邮册原价均为936元,现仅售370元。
如此降价销售引发邮人更多的担忧:邮品定价的依据是什么,利润为何如此之高?邮票到底怎么了?今后集邮的路该如何走?
虽然邮政部门规定的新邮销售期很长,但多年来新邮零售量却很少,往往只销售一天就结束了,而品种繁多的大量产品册却在长期销售,实际上就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试想,几十元的邮票经过包装后就卖到几百元,不用多费劲就能轻松赚钱,这的确是个好买卖。
四连体小型张面值为24元,即使是用丝绸材质制作的绢质邮品成本也不会高多少,但是要加上个邮册,就能卖到400多元,而且消费者起初还要摇号才能买到。
很多邮品最初的高售价是怎么制定出来的,邮人不得而知,但从这些邮品目前大幅度降价销售的现象可以看到原售价的不合理性。
即使降价销售邮品,邮政部门也不会赔本,只是利润降低了而已,但广大集邮者却感到寒心。想当年,为增加集邮品种,美其名曰“满足邮人需求”,邮政部门开发了四连体小型张,全部以产品册形式包装并高溢价销售,集邮者还要摇号购买且中签率极低。
部分邮人为满足求全心理,以拥有为荣,便多方求购,有的甚至到邮市花高价购买。到头来,邮市持续低迷,邮品价格一落千丈,当年的“稀罕品”也是跌无止境,邮人欲哭无泪。如此高溢价发行四连体小型张的举措,令集邮者对邮政部门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使得集邮者的热情和信心遭到了严重打击。
目前的集邮环境欠佳,集邮人数减少,未来集邮形势也令人担忧,邮品销售必然遭遇瓶颈。邮政部门应该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狭隘地考虑暂时的利益。
笔者认为,现存的邮票、邮品,一方面可以销毁,彻底减少库存量,同时也为提振邮市创造良好的环境,真正维护广大集邮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可采取邮票盖销后出售或赠送的办法,盖销后的邮票可低价销售,这样既能降低集邮的门槛,又能给邮人增添收藏品种。
最好的方法是赠给广大青少年,提高他们的集邮兴趣,培养集邮后来人,也可作为表彰邮协会员或开展集邮活动的奖品等。充分利用邮品资源,营造浓厚的集邮氛围,比简单地将邮品降价销售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杨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