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中国国际大股东、实控人尹满华先生刊文谈起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0/5/11 22:17:00

从中国国际大股东、实控人尹满华先生刊文谈起/藏品回购制度安排和新票定价机制改革民调/抢不到特11的小伙伴抓紧看过来

/藏品回购制度安排和新票定价机制改革民调/抢不到特11的小伙伴抓紧看过来
独孤观察,不一样的财经解读,投资人财富的守门人。联系QQ:3183792639。

网上认购特11的销售火爆,今天是特11正式发行的当天,其低开高走,截止到下午四点半,报收于45元/套。没有抢到特11邮票的小伙伴不用着急,凡是5月8日至6月8日期间,选择2576号段在中国国际新开户投资人,入金1万元并产生20元手续费,我们就送特11-2020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特别邮票一套,机会难得,敬请珍惜!

上一篇公众号,我们谈及了电子盘的藏品回购制度,得到了广大电子盘投资人的热烈反响,支持者甚众,掀起了对利欲熏心庄家一片声讨之浪,同时对电子盘的残酷性更加深了认识,真相了解的越清楚,改革的呼声、动力、紧迫感就越强。

本来嘛?你唐诗小版80元的开盘指导价,跌破了就非常不应该,下跌到五六十元已经很过分了,没想到跌到十七八元,这就不是什么过分不过分的事情了,而是无耻至极。上述投资人的反馈代表了大部分中小投资人的心声。对此,公司独孤大师曾经点评:其主力资金智商尚存,但是情商全无。难怪6.30之前被套上千万资金,这,就是明证。这与之前我们揭露的香港文化产权交易所二三十个现代高仿艺术品居然搞到50几个亿的市值绝对有一拼,都是想钱想疯了的表现。于是,投资人在这个舞台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丑陋的表演,吃相极其难看。后面的事情投资人想必就已经十分清楚了,能躲这样的人越远越好,交朋友都不交这样的人。

想想,这件事也特别逗比。绝对跟中行的原油宝事件有一拼,我们在想:是不是如果没有监管、没人干预的情况下,唐诗小版的主力资金能把其价格打至“负价格”水平呢?也就是说,持仓的投资人不但亏得一分钱不剩,而且还要倒给唐诗小版庄家钱呢?到时候交易所难道不成,还要配合主力资金修改交易系统,增设“负价格”水平?

通过上述极端推演,投资人就会发现发售坐庄模式的重大弊端,这就是我们不断在公众号上刊文,对坐庄发售模式要求进行变革的原因。

希望交易所对此加紧规划安排。现在当务之急是抓紧推出藏品回购制度安排,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绝对不应该是一句空话。这种增强投资人信心的重大举措,交易所要不遗余力的抓紧去做,而且时不待我,平台真的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上一篇我们还谈到关于中国国际的新票定价制度改革,这是我们之前极力呼吁的新票发行制度体系改革中一个具体的分支。投资人会问了,那么是谁把唐诗小版的开盘指导价定在80元那个“主力资金”稳赚不赔的价格上的呢?当然是交易所。纵观全世界交易所,还甭说全世界,就说A股的沪深交易所吧,没听说过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股票直接定价的。而是通过网上对专业机构的询价制度而定。

本来嘛?交易所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很清楚的。我们曾经不止一次提醒中国国际,不要干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看似掌握了权力,呼风唤雨,但是实质上权力越大,顶的雷就越大。交易所以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拍完脑袋定完价就完了?交易所把这件事想的也太简单了。后面面临的坑有多大,你们知道吗?比如,还说回唐诗小版的问题,跌破发行价这么多,在法理上投资人都可以起诉交易所,向交易所进行索赔,因为是你定的价格,你交易所当然要全权负责。这种非正常的亏损,你们想想投资人能干吗?这样就形成了事实上主力资金大赚特赚,交易所背黑锅的局面,当然,里面是不是还有个别人腰包肥硕,我们不知道,但是给外界的观感非常不好,总让人觉得交易所与主力资金狼狈为奸。

你说,稍微懂点事的,这样的傻事能做吗?就算是不搞交易所的,只要有那么一点智商,在社会上有过一两年混迹的人,想必,都不会这样干。但是,恰恰,遗憾的,中国国际的管理层还就这样做了,而且冠冕堂皇、心安理得地做了?投资人对此质疑不断也就不足为奇了。

没有一个交易所能够在不断质疑中发展,投资人没有信心,谁到你家炕头上来啊?还哭着喊着给你送钱,难道脑子被驴踢了不成?

同时,我们之前也多次呼吁交易所公布相关藏品定价机制,但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既然,交易所拿不出定价依据,那么好了,就不要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抓紧改革就是了。

后期,对新上市交易藏品,由第三方中介机构提供专业的定价区间,然后在网上对中国国际所有经纪商进行询价,在经纪商有效报价的基础上,计算出平均申报价格作为藏品的开盘定价,乃是最优选择。

对于回购制度安排和新票定价制度,两个制度文本,不复杂,抓紧推出,这两个制度一出台,对中国国际行情的演变,画面太美,不敢直视,目测指数至少涨50%-80%吧。

看过上文,投资人肯定会觉得平台怎么这么多问题啊?诚然,缺少监管的平台一定会问题不少。但是,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有了问题,不怕多,不要藏着掖着就好,而且,说实话,现在哪里还有时间藏着掖着啊?每一个问题,都是交易所能够进步的空间。问题越多、问题越大,后期进步和延展的空间越大。对此,投资人要理性认知、辩证看待。

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人生三部曲,交易所亦然。后期暴露的问题越多,说明我们对6.30之前的电子盘乱象反思的越深刻,好事。因此,我们说,让问题暴露的更猛烈些吧。

此篇,献给对电子盘钟情的公众号粉丝朋友们,也是五月份公司指定的投资人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在投资市场,防范风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而防范风险的关键之一,就是选择好投资平台,将家庭资产的合适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作为投资人家庭资产配置的高端咨询机构,对此,我们愿意给投资人提供详尽的资产组合投资计划安排,也希望投资人选择我们,合作共赢。

近期,我们拜读了中国国际大股东尹满华先生《无限量宽永恒零息 收藏品岂有不升之理》一文,文中如是说:

文中描述了全球央行大放水,流动性宽裕的事实,但是文章通篇并没有阐述为什么量化宽松局面下,收藏品价格一定会上升这个核心逻辑?量化宽松是充分条件,但是,是不是收藏品价格一定会弹升的必要条件,不好说。

特别是文章结尾的反问句,看似语气肯定,加深了论点的力度,但是,实则让人感觉心理上并不是那么十分有底气。或许,尹总本身是抛砖引玉,希望投资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仁者见仁。

好了,那么今天我们就顺着尹总的思路,来和投资人具体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其实尹总的这个论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国内就有邮评大咖说过类似的论断,对此,我们也曾经在公众号点评一二。

投资人率先想到的问题就是:流动性宽松,跟收藏品市场有什么关系呢?为嘛流动性宽松,收藏市场的价格就一定会上涨呢?这其中的机理又是什么呢?

很好的问题。

国内的收藏品市场五花八门,有大众市场、也有小众收藏市场。可以说门类纷杂,我们大致把国内的收藏品市场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一是文物类;二是书画类;三是瓷器类;四是玉器类;五是珠宝类;六是邮票钱币类这几个大类,至于每个大类门下,还有很多数不清的小类,这里自不去谈。

我们认为尹总在文章中的意思是指整个收藏品市场在流动性泛滥的格局下,整体上都有升值的机会。

对于此,我们研究了中国国内近期两次大放水情况下,收藏品市场的具体表现,得出的结论是:收藏品市场的活跃度与货币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需要提请投资人注意的是,我们结论中提及的是活跃度,而并非市场价格。从细分市场来看,上述六大类收藏品市场走势不尽相同,具体到大类下面的小类,更是分化严重,具体情况就不展开了。

我们具体来看下邮票钱币市场在流动性宽松趋势下的表现。众所周知,为了应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我国推出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迈出了量化宽松的实际性步伐。

相应的,2009年初,邮票市场先以编号票启动行情,后JT精品票纷纷启动,带动了大部分JT票上涨,最后,一些编年精品票也启动了,行情波动上扬,直到2011年-2012年才分别结束 。

2014年至2015年,央行再次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众所周知,以南京文交所首创的邮币卡电子盘交易席卷神州大地,其势头直逼股市交易,会员人数在短短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就达到2000万的规模,成交破万亿。带来的是无数神话传奇,而邮票现货市场更是人声鼎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全国文交所几乎搬空了北京马甸市场、上海卢工市场的库存!可以说价升量增,邮币卡行业发展迈入了高潮。

因此,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确实提升了收藏品市场(特别是邮币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但是价格涨不涨,什么板块、门类涨,与流动性宽松并没有实证关系,也没有理论上的基础,仅仅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参考。对此,投资人要特别予以清楚认知。

我们回到2020年现时的中国经济环境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央行放水后,资金就一定会流向收藏品市场,特别的,一定会流向邮票钱币市场,再特别的,一定会选择电子盘吗?这些,都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投资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还拿电子化交易来说。

邮票市场现在三种业态:现货、商城系统、电子盘。假设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阳光照到了邮票钱币行业,也有资金入局,那么,三种业态,就一定会流入电子盘吗?想必全国所有的投资人都会理智的回答:未必。

我们说,今年行业三种业态,我们最看好现货市场。原因就不在阐述了。我们下面重点分析一下电子盘资金流入的条件:

1、基本面的重大变化。这一点,电子盘比不上现货市场,因为现货市场今年有“邮八条”,还有特11龙头品种发行。而电子盘的清理整顿还没有结束,监管层的态度忽上忽下,晦涩难明,国内邮币卡电子化交易新平台还没有推出,北京市金融局就授意相关平台急于甩锅,更是增加了投资人对电子盘的忧虑。

2、市场价格水平的位阶。这一点,电子盘对比现货市场,也没有竞争优势。我们比较了5月8日收盘后,港盘电子盘五大邮币卡交易平台和国内现货市场的平均水平,数据这里面就不披露了,印证了我们的观点。不但港盘电子盘与国内现货市场价格无法比拟,就是对于商城系统,也丝毫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看看京东文娱封片版块平均价格水平,再对比下中国国际封片价格水平,力见高低。

3、改革创新举措。这一点,电子盘更是无法比拟现货市场。现货市场,中国邮政推出自我革命的八条措施,印证了什么叫“狠起来连自己都打”,而电子盘呢?中国国际、环球文化、香港邮币、香港收藏、香港大公等等,你们都在干什么呢?

等等。

通过上述简单地比较,邮币卡行业投资人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今年行业应该重点投资布局的方向了。电子盘唯一能够与商城和现货市场比拼的就是改革创新这块儿。说实在的,投资人根本就不关心你平台上不上市,投资人关心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投出去能不能保住本金、有所收益。

投资人能不能来,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平台自身能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前提条件是有没有正确的态度。这一点,我们在周六看到了一点希望,对于中国国际而言,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改革创新的脚步决不能停滞,停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改革创新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再分配。再分配的基础是明确的角色分工和职能定位。交易所不要去抢经纪商的事情,立足交易,在交易二个字上下功夫,才能有所作为。

同时交易所不能被窝里放屁,吃独的,要照顾经纪商的利益,你让人家给你干活,你要让人家吃上饭、有饭吃才行。交易所和经纪商的关系不是旧社会地主和长工的关系,但是目前,现实中已经走成了这个样子,特别让人难过,如此,交易所再不改变的话,将来肯定是“打土豪分田地”的结局。

其次,交易所不能吃尽穿绝,要给投资人让利,而且是不断的让利,你让了利,人家还不一定到你这里来呢?更何况还要“周扒皮”,谁会吊你呢?

最后,我们还要对中国国际主力资金说两句。你们好好总结下原南京文交所徐系品种运作的成功经验,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说实话,中国国际一些主力资金之所以运作不成功,不是团队、资金的问题,是理念和格局的问题。我们但愿得中国国际盘口能够多一些“徐系义庄”,少一些唐诗小版恶庄。

但是,光是希望没有用,这些、以上所说,都需要中国国际管理层用制度建设去完成和固化,如此,我们说过,制度建设的大牛市比你联络某某主力,又收了几十万通道费资金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对此,希望交易所能够有所轻重。

独孤出品,必属精品。成文不易,烦请各位看官点个“再看”,再走不迟,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攒个人气儿,多谢老少爷们们啦。
同时,投资人记得邀请和介绍朋友们抓紧来中国国际开户!我们的开户机构代码是:2576。也欢迎投资人踊跃加入核心群,规避风险、稳健盈利。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仅供投资人参考。文中所举个票不是推荐,是为了讲解相关技术、理论、概念所用示例,投资人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文正文5025字)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00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