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接连折售,中国邮政如何激发集邮市场?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2/5/25 4:30:00

驿路邮缘 2022-05-24 11:02 发表于广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刀马物语 ,作者小刀马
刀马物语.IT独立观察家。对IT业界有较深的了解和解读,从一种平实角度阐述产业、行业、企业的变迁。对移动互联网有深度接触和应用释义。长期关注一线动态,并身体力行,用平实解读市场发展。


进入5月份,中国邮政发行新票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已经先后于2022年5月5日发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
2022年5月18日发行《姑苏繁华图》特种邮票1套6枚;5 月 19 日发行《中国古镇(四)》特种邮票 1 套 4 枚;还将于2022年5月28日发行《洞庭湖》特种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


本月发行4套邮票,除了共青团100周年是一套2枚之外,其他的都是多枚的套票,中国古镇和洞庭湖都是4枚,姑苏繁华图是6枚,包括6月1日发行的《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也是一套5枚。可以说,近期发行的邮票都是多枚套票。结果就是市场的走势非常低迷,基本都是深度打折。一些票都是7折甚至更低。
即使如此,也阻挡不住邮政继续高频发行的速度。我们关注到,在一些第三方电商平台上,面值4.8的中国古镇(四)的售价已经降到了2.8元附近,面值7.4元的《姑苏繁华图》已经到了4.8元附近,即使是面值2元的中国共青团100周年的市场价也不过是2.3左右。


市场低迷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消耗空间,包括邮政自身对于邮票本身的消耗都是“顾虑重重”举棋不定犹犹豫豫。一方面是市场持续低迷,另一方面对邮票消耗不闻不问甚至还处处设卡,不能激活邮票市场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消耗途径。
一边是不断地增加发行的频次,包括发行量也不低,另一边是不鼓励消耗,不给邮票消费创造条件,致使发行量就是留存量,结果邮票不打折都对不起发行方。
此外,在一些地方推行打折征订,也促成市场打折现象频现。如果大家都是原价征订到的邮票,谁会轻易就折扣卖出呢?


我们还关注到,如今的集邮门市,邮政网点在急剧减少。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无奈,当越来越多的邮政网点不堪房租重负的时候,只能忍痛关门歇业。另一方面是邮政一直没有改变的动力,也没有为改革愿意承担的勇气和责任。
对于邮政网点来说,不能激发邮票销售和消耗的力度,想获得业务量的提升无疑是天方夜谭。
此外,我们还关注到,现在很多省市,都有大量的风景戳、纪念戳、文化戳,但是基本都是在使用一次之后就开始封存,并不能集中放置于集邮网点、相关联的邮政网点,激发集邮爱好者、实寄爱好者去盖戳寄信。而仅仅只有一枚日戳,还经常变来变去的。

试想,如果把相应的风景戳、纪念戳、文化戳都放置于集邮网点、相关联的邮政网点,势必会有一些集邮爱好者、实寄爱好者去进行实寄,这样也是对邮票的一个消耗过程,同时也有文化传播过程。如果能够形成一种风尚,对于集邮市场的慢慢复苏其实也是一种激励。即使不愿意天天拿出来,在相应的节日或者关联日时,也应该拿出来给集邮爱好者分享,比如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是不是把一些少年邮局的邮戳、儿童公园之类的纪念戳都拿出来让邮迷加盖呢?



但遗憾的是,邮政并没有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政策的扶持。再加上各地邮政各自为政,不是漠不关心就是爱答不理,不断消耗着集邮爱好者的耐心和信心,结果就是实寄爱好者不断减少。熟稔集邮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而邮政不断地增加的发行频次如何消耗,如何沉淀,如何发扬,很容易就成为无本之源无根之水,最终逐渐消耗殆尽,当老一辈的集邮爱好者相继远去的时候,谁还能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名片?旨在分享,不代表驿路邮缘立场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