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枚邮币 一枚邮币资讯 2022-11-01 08:47 发表于北京
一枚邮币资讯
,赞 53
这是一篇尘封已久的文章,作者为北京大血老师,也是一位集邮爱好者。文章写作于上世纪80年代,文章内容对邮票的未来与集邮的未来进行了探讨,时至今日时间跨度达四十余年,我们现在读来,颇有味道。原文如下:
图片文章原文
首先我想谈谈邮票会不会被取消或代替的问题:民间邮政东山再起,由于服务周到,价格合理,速度快捷,受到人们的欢迎,如果发展下去,有可能取代国家邮政,但这个过程估计还是很缓慢的,并且,历史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规律,民间邮政也有可能发行自己的邮票,这并不是社会的退步可以看成是新的层次上的进步!
历史的发展不会是直线的,这种螺旋上升确实是常见的,民间邮政的再次出现,说明国家邮政存在一定的弱点,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邮政和民间邮政的竞争就会促进邮政的改革和进步。但是国家邮政被民间邮政完全取代,恐怕也是很难实现,当然,国家邮政的存在并不标志着邮票一定存在,作为集邮来说也不一定完全限制于邮票,民间邮政出现恰恰使集邮者有了一个新的收集研究范围,从民间邮政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来预测其将来的命运,不正是集邮研究的最好任务吗?
邮戳会不会完全取代邮票?在邮票诞生以前,人们寄信就是去邮局,交钱后寄信(不贴邮票),如果只盖邮戳,不贴邮票也必须采取同样的步骤,到邮局交钱盖戳,这对公司单位每次大量的信件是方便了,但对于人们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方式,试想,如用邮戳代替邮票普遍全国的邮筒都可以取消,每次一封信都去邮局,这会省时间吗?美国现在有一种邮政用机器,只要把线往里一塞,再塞上足够的硬币,就可以盖上邮戳寄出去,这当然很先进,但寄信也得到有机器的地方去,只有当这种机器足够普及比邮筒数量还多时,才能起到真正简化手续的作用。尽管现在在售的盖戳量很大,但贴邮票信件总量也是惊人的,如美国每种邮票印刷量都在一亿枚以上这些邮票除了集邮者收藏外,其余都是人们贴信用了!
信息发达使通讯速度越来越快,但这有个过程,现在通过卫星可以很容易在地球上任何两地之间联系,但已与通信量增加、社会的发展也不会满足人民的需要,如现在北京打内部电话很困难,还是需要寄信以后也同样,人们之间的联系手段是多样性的,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是全面的,人之所以是人并不是只要简化手段来满足,人们提高经济效益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业余生活的要求也会更高,种类也更多,集邮也可以是一种很受人欢迎的,那时发行邮票的主要目的可不是为了寄信,而是为了娱乐实际为主。
现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中小国家,邮票的收入占全国收入的30%, 计算机终端进入也不能排除所有人集邮,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就拿现在来说:电视,小说、广播、书、杂志、报、均可以认识世界但仍有人集邮!社会发达与业余生活丰富并不会对集邮构成威胁,现在中国的业余生活看似很丰富,但集邮人也不过三五百万,这才占全中国人口比例1/300,即使占全国城镇人口之比例也只有1/40,而美国集邮人有5000万之众,占全国人口比例1/4,联邦德国直邮者为350万,也能占人口1/20 。(作者: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