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黎泽重:关于文革邮票的一些回忆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4/1 17:48:00
藏品之友  2023-03-31 19:01
收录于合集
#邮币卡
596 个
#邮票收藏
218 个
#信销票
113 个
#纪念邮票
149 个
#特种邮票
102 个
图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我国已故著名作家巴金生前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一建议很好。十年浩劫,其损失难以估计,人们应从中吸取教训,永为殷鉴。

“文革”对邮政的影响很大,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各国邮政史上都是罕见的。在狂热中人们竟失去了理智,多少邮册被抄走,多少珍贵的邮票被焚毁,多少集邮者遭到厄运呵!有关“文革”邮史,我认为有下面四个问题,可供大家探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无多种题材,邮票内容单调。

邮票发行,本应题材广泛,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可“文革”时,八十多枚邮票,多数是语录、诗词、头像,着色大体上是一片红。江青搞什么“红海洋”也影响到邮票。从1970年开始的编号票的题材,也不广泛,其中有些是样板戏,有些是“文革”派生的。如“赤脚医生”、“工农兵上大学” 、 “知识青年在农村”、“五·七干校”,这些题材内容单调贫乏。正如当时进新华书店,只能买到“著作”和“语录”,其他书难以买到,进剧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等,邮票也如此,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在邮票上反映,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二)无统一志号,发行混乱。

本来在“文革”前,邮票发行都有年代和纪、特的标志,明白易懂,妇幼皆知。“文革”开始,这些标志,不知为什么被取消了。“纪124”邮票发行后,从1967年4月开始就没有“纪”的标志。“特75”邮票发行后,从1966年5月开始就没有“特”的标志,为什么要去掉呢?还不是受“左”的影响!以后发行的编号票,也不好记。直到1974年1月,志号出现,纪、特改为J、T,才逐步走向正规。
图片
另一方面,“文革”时,也出了一些其他邮品,有“文革”邮资信封,更有加盖“万寿无疆”的明信片。为什么要加盖呢?一般是邮票一时供不上,临时加盖,以应急需,而“文革”时加盖“万寿无疆”不是出于邮政业务的需要,而是出于个人迷信,这是少见的,目前已难以收集。

当时各种官方发行的封、片,无不印有“语录”或“文革”图案,甚至各种单据、收据、票证、介绍信、电影票、毛巾、瓷器都印有“最高指示”。“最高指示”满天飞,真是奇观。

(三)无需付邮资,“红宝书”免费邮寄。

北京《集邮》杂志总191期杨赤兵一文曾提到的一件邮史。即在“文革”开始的头几年,凡邮“选集”、“语录”可以一律免资挂号。为什么免费?为了宣传和普及毛泽东思想。这样一来,全国各地邮局“选集”、“语录”堆积如山,南来北往,红色小包全国飞,反正不要钱,大家都寄。到1967年9月,“文革”高潮,这时实际上差不多每个人都有“选集”、“语录”了,有的人甚至有几套。这样,就没有必要再邮了,但为什么还有人邮来邮去?个别少数人利用这种狂热,违章夹寄信件,一本“语录”邮给你,内夹一信,自己节约八分钱;你收到后又回信,又将此“语录”邮回。“红宝书”在全国免费邮寄,邮政从中贴补多少钱,实再无法估计。

仅我所知,作者当时在西藏军区政治部工作,政治部办公室楼上楼下,大包、小包“选集“语录”堆满过道走廊。这里有上面发下来的,有外地寄来的,有等待寄走的。而内地去西藏当时仅有汽车,交通十分困难,邮车很少,而且常遇大雪封山,但“宝书”不能耽误,往往是一车“宝书”进山,另一车“宝书”出山。邮包上写有:“内有‘最高指示’,快发快运。”或“最高指示,快递专送。”可惜现在很难看到这类包单了,这样不讲经济效益,浪费人力、物力,浪费汽油、浪费时间,简直是一种荒唐。这在人类历史上、世界邮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这段“文革”邮史应该好好回忆呵!

还有邮票不准盖戳,谁贴了《毛主席去安源》的邮票,邮局不许销戳。这件事,是否属实,还有待邮友提供确切证据,但《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的盖销戳是很少见的,则是事实,如果属实,这也是世界邮政史中绝无仅有的。

(四)无统一管理,邮戳上地名随意更改。

在“文革”狂热中,可以随便改地名,不是有不少“东方红”、“红卫”、“反修”、“反帝”的地名吗?作者就收集了“东方红”、“反修”的地名邮戳,还有叫“文革”的地名。更有笑话内地有“造反派”随便将“香港”更名为“驱帝城”,香港《邮票世界》杂志曾几次刊出当年从内地寄往香港(上写“驱帝城”)的实寄封,这都是随便乱改。君不见当年北京王府井大街不也是一度改了名吗?

“文革”时流传一个笑话:河南洛阳,“洛阳”者,岂不是太阳落地不吉祥?林彪说,太阳几百年,几千年才出一次,太阳一出永不落,你叫“洛阳”岂不是唱对戏,于是有“造反派”建议将“洛阳市”改名为“升阳市”。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纸贵洛阳”。这一改,这成语不变成“纸贵升阳”了。可笑!是否真改了,未有。但作者在“文革”时,确见有人在信封上落款处写了;寄自“升阳”。“狂热”使人变得愚昧、无知,可叹也可悲也!

俱往矣,十年一觉红色梦;看今朝,“改革开放”形势好。“文革”邮品应收集,“文革”邮史应研究。建议《中国邮政博物馆》将“文革”邮史作为一个专题,加以收集、研究、整理展出。从今以后要理智,狂热实在太可悲!太可怕了!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藏品之友

藏品之友
藏品之友是中国最大的邮票,纸币,磁卡等专业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邮票,邮票投资,邮票价格,邮票行情,邮票收藏,纸币,邮币卡等信息服务.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提醒藏友们:因为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记得读完点点"赞"和"在看",这样每次藏品之友的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大家有任意钱币上的问题,都可以在公众号直接发消息询问,小编看到后就会回答。欢迎大家点击关注藏品之友,每天都会发布靠谱的钱币知识。有空右下角点赞一下,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点击下图进入商店
图片

图片



收录于合集 #邮币卡
 596个
上一篇
【预约入口】今晚10点预约,黄山币和峨眉山币会秒光,做好准备
下一篇
几种罕见的5分硬币,单枚能涨600万倍,有一枚就发了
阅读 109
分享
收藏
3
3
发消息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