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华夏民族文化|艺术视角:风吹麦成浪 蝉鸣夏始忙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6/6 17:07:00
文交所咨询  2023-06-06 11:46

Grain / in Ear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纷纷而至,田间地里处处可见在忙着插秧的农户……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芒种节气,带着雨后仲夏的清爽,又有歌声的悠然。

图片

6月6日,伴随着日渐炎热的微风,夏天的第三个节气如期而至,宣告着仲夏的到来。

连收带种 万象“耕”新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写道,芒种是“有芒的稻谷类作物可以播种”的意思。其中,“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而在民间,有着更为通俗的解释,那就是“忙种”。芒种一到,一年中插秧的忙碌时节也来到了。

图片
齐白石《螳螂》

夏日象征着热情如火和生命力,在大自然之中,又在上演着怎样的景象呢?古时,人们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在芒种节气时,螳螂卵因气温变化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鵙(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而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气候的变化,慢慢停止了鸣叫。

图片
南宋 李安忠 《竹鸠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芒种三候中,人们会看到一个较为陌生的动物,那就是——鵙。在不少古人书写的诗句中,都能看到鵙的身影,就是今人所说的伯劳鸟。《汉书·艺文志》中载:“鵙,伯劳也”。在《诗经》中也载有诗句,“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成语有道“劳燕分飞”,用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来比喻夫妻、情侣别离,其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原句是“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于是,在古人的诗句中,伯劳鸟便被赋予了孤单和向往、追求爱情等意象。到了宋以后,伯劳鸟在花鸟画中频频亮相,在宋徽宗的传世名作《梅竹聚禽图》中,就出现了伯劳鸟的身影。

图片
宋代 赵佶《梅竹聚禽图》

青梅煮酒 饯送花神
芒种时节,民间留下了不少与农事活动息息相关的有趣习俗,在煮青梅、安苗、送花神等活动中度过炎炎夏日。

此时的南方,青梅正是成熟之时,到了采摘的季节。相传自夏朝开始,便有在芒种时节煮梅的习俗。《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更是流传广泛。无论是酸甜怡人的青梅茶、作为夏季消暑佳品的酸梅汤,还是仪式感满满的青梅煮酒,都让人念念不忘。

图片
“麦田守望者-梵高”《麦田与收割者》

皖南地区,人们往往在种完水稻后,有着举行安苗祭祀的习俗。此俗始于明初,家家户户选用新麦磨成面粉,再捏成形状各异的面团,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蒸熟后作为供品,祈求新苗茁壮成长,这一年能够五谷丰登、颗粒归仓。

“芒种蝶仔讨无食”,古人认为芒种之后群芳摇落,春天的花神即将退位,因此,民间会在芒种日饯送花神。通过这样的祭祀仪式,表达着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又期盼着来年的再次相会。

芒种已至,仲夏已来。在这个既是播种又是收获的盛夏时节,希望每一个你都能播下一粒种,收获满仓粮。同时,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祝福每一位考生“忙而不茫”,一切顺利,未来可期!

图片

二十四节气

图片
阅读 19
分享
收藏
3
2
发消息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