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大喜欢精确的可定量可标准化的东西,讲究的是一个高深莫测玄之又玄,动不动你还得再学多少年。钻石和翡翠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对比,钻石通过透明度颜色切割大小等等来分级定价很直观,然而翡翠是大致有差别,满绿帝王绿冰种皮色这些,但要再细化,就没法做了,因为这一飘花那一透绿的,全凭嘴一张了。而不具备良好区分度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不利于流通的,你能想象使用现金的年代你花钱和收钱还要看钞票的品相么?
包浆这种不能量化的东西,币商才好把控。同一个币,职业卖家可以挂很久,然后找到有缘人。散户却不可能。有了这个卖点,职业币商就可以赚到很大的利润。
要不然,全部按照分数和品相定价,市场价格无比透明,币商没有任何优势。那就没法玩了。
我反正只看底板和深打, 在此基础上包浆好看点或者曝光的那种,我都喜欢。绝对不本末倒置。UNC Details 居然卖不过XF45,真是超级搞笑。
原光虽新,大多只是批量的杰作,不能完全代表那种到代的岁月沉淀感,历史厚重和沧桑感,一旦缺少了老包浆,就像饭菜缺少了调料,世界缺少了五颜六色,老银元玩到最后就是千篇一律,没有了个性和灵魂。只有经历过岁月洗礼,留下不同地域、历史和人文的差异化痕迹和特征,银元才能真正成为极具力量的古董和艺术品,才能与收藏的不可再生,独一无二和历代玩家藏家所看重珍视的需求点形成鲜明的个性化契合,泉界收藏潜力和市场价值才能被无限释放和提升起来。老包浆虽好,由于非常稀有,少见并且难以再短时间内养成,尤其是美品,才导致假冒伪劣,急功近利的炒作和忽悠猖獗。如果因为部分饭菜吃出沙子就开始偏食,责怪全天下煮饭烧菜的人在抱团忽悠和行骗其实并不明智。
恶炒包浆最初是假-币制造者为了掩盖同模伤的伎俩,
没想到后来被一帮人吹成了一种审美,
放眼世界独此一家哈哈
楼主说得好,真和那罗刹海市爆火一个道理
包浆纯粹就是币商忽悠。机制币,越是接近出厂未使用的品相状态就越佳,越是包浆厚重流通磨损痕迹就越严重,包浆不过是掩盖底板划痕高点磨损的借口托辞。机制币,首先是要压印深峻无弱打,其次高点俱在细节清晰无损伤,第三是底板细腻无刮擦,第四是带原光车轮光,最好是十字转光,第五才是微带淡金彩五彩浅包浆,看得到底板的淡浆。
先搞清楚是玩老银元还是新银币,老银元当然是漂亮的老包浆更让人喜欢,太厚的包浆、黑包浆等影响观赏的包浆除外。不要拿假包浆来混淆老包浆,不懂怎么分辨假包浆和老包浆,可以去多看多学习。随着造假技术提高,洗白白的币很多真假难辨,一眼开门的老包浆银币自然就喜欢的人多。
可以不喜欢所谓黑乎乎的包浆,可以喜欢原光币,萝卜白菜而己,犯不着让包浆币躺枪,更没必要把币商也拉出来摩擦一下。
出个能解决问题的主意,同分同盒状态下,拿你们喜欢的原光币置换你手上的包浆币,你同不同意,如果同意,发图交流,相信会有大批喜爱包浆的泉友积极参加的。
互相置换,各得其所,多好的事啊。
说实在的,任何古币没包浆换我是碰都不敢碰,银元中的原光币咱水平不够也只有看看和仰视,如果花钱买谁评级的也是闲地。100多年的东西,除非是出厂就真空,只要接触空气被氧化是必然地。个人喜欢老包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