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当你斜靠在你私人小岛的葡萄园里的躺椅上晒太阳,
小口抿着82年的拉菲,
不远处是你的仆人们在压低声音窃窃私语,
远处是你的直升机在随时待命,
还有你的游艇在海浪和微风中轻轻摇动,
更远的小岛外,满世界的人们都在议论你这个低调的富豪,
而你心里明白,
一切的一切,
都是源于当年,你坚定持有了 #Bitcoin !
流量的本质是极端。
写回忆录,你要写1万刀赚到50万刀这种就很平庸。如果写500刀赚了500万刀,那全网都会争相转发流传你的故事。
写预测,说大饼跌到23000有支撑,话题很平庸没人看。如果写大饼会跌到四位数,以太会跌到两位数,那全网都会争相转发你的预测,并在微信群发起讨论和争论。
本质是卷,卷的终局是极端。
特别是吹牛逼这种没成本的事。
本来你说25万到50万别人就觉得牛逼,但吹牛逼的多了就变成1万到50万,最后变500到500万了。
也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看来掌握人性才是流量的终点呀
币圈靠卖“铲子”赚钱的几乎都是骗子
这个我强调无数次了,真正想在金融市场赚钱,以他们的水平还差得远
写文章、搞投研、玩话术等种种能力会让大众误以为对方能够赚到钱因此付费参与,但如果你学习的对象都赚不到钱,你又怎么可能赚的到钱
币圈几乎所有的付费行为基本都是智商税,尤其熊市
人们总觉得输出的“华丽”“专业”就等同于这个人有认知,继而等于这个人拥有赚钱能力
这是一种大众的普遍错觉
币圈只有庄家和散户,输出再“华丽”到底也依旧只是以散户的视角去看待市场,又怎么可能能够赚到钱,反而是把自身的“散户逻辑学”传播给普通大众
所以说再“专业”,再“华丽”,也依旧只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