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的《大萧条》,是部论文集,与伯南克的《金融的本质》相比,专业性更强
今天读本书的意义之一是,可以让我们了解如果中国政府面对“资产负债表通缩”不作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也会让我们学习到通缩有多可怕,以及大萧条危机的传导机制。
本书重点笔记如下(夹带个人对经济现状的解读):
1、伯南克认为,在大萧条中越早放弃金本位的国家,放任本币贬值,恢复越快。日本面对失去的三十年,基本上就是这个态度,放任日元对美元贬值,这样的方法中国是否可以采用?
2、本书第三部分提出由于通货紧缩造成借款人损失甚至资不抵债,从而加剧通缩,形成萧条。如果目前国内房价继续下跌,很多银行就会面临资不抵债的情况,和美国次贷危机一毛一样。
通货紧缩还有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即,紧缩之后,商品价格下跌,债务人赚钱更难欠的债需要用更多产出去偿还,结果很多就还不起了,于是大批违约,进一步导致银行破产。
当然,比次贷危机复杂的是,中国银行面临的还不止是资不抵债问题,地方财政问题会给很多银行带来巨大现金流压力,如果是自家的孩子自己抱,结果很可能就是银行大规模破产。
3、第四章的分析对当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明确的批评,指出从1928年中期到1931年春这段时间,美联储不仅拒绝将流入美国的巨额黄金货币化,反而设法把储备的净流入转换成了货币存量M1的负增长,这实际上是在积极地破坏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由于美国经济规模庞大,所以1931年前全球通货紧缩的大部分归咎于美联储的这些政策
看目前的中国政府,还是在救地方债,在稳房地产,但是,拒绝对老百姓直接发钱,所以无法提振消费,同时对楼市股市的救助力度也太小,如果现状持续,可能会导致信心崩塌。
正是因为有了1929对教训,美联储2008的救助力度,和新冠期间的救助力度都非常到位且及时,避免了长期陷入萧条。而中国目前的救助力度,相比之下,显得乏力。
篇幅有限,列出以上重点,欢迎大家拍砖
中美新冷战中,美国持续加息,大家现在可能都会思考这几个问题:
在货币金融冷战中,美联储的政策会不会武器化用于对付中国?
美联储工具箱里有哪些防守和进攻的武器?
高息到底会持续多久?
会不会软着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边看数据,边结合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的两本书来找答案。
伯南克是前任美联储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领导美国度过2008次贷危机,多次当选全球最有权势人物前十。他写的两本书一本是《金融的本质》,另外一本是《行动的勇气》。这两本书让我们可以近距离了解美联储政策的底层思路,而且两本书基本都是在写危机应对,合一起看更便于理解。
先说《金融的本质》,我觉得书名改为《美联储的本质》更加合适。
因为这本书说的是美联储的历史和经济危机的应对方法。书的四个部分是由伯南克的四个大学讲稿组成。书不厚,重点在第三和第四讲。
本书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金融的本质就是信心,救市就是救信心”;伯南克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是fed第一次精准救助,堵缺口的方式防止风险扩大,防止出现机构挤兑,有效的在危机扩大前挽救了市场的信心。
对比美联储这次对银行危机的救助,实际上也是尽可能在危机的早期救助避免出现信心危机和挤兑。个人感觉这次的银行救助明显比伯南克的救助更加早期。早期救助说不定会成为美联储未来对危机管控的一种模式。
在救助过程中,展现了fed对监管工具和预期管理的熟练使用,这可以看成是美联储在货币金融战争中的防御的盾牌。在高息可能引发危机的情况下,有效救助可以防止风险扩大,进一步支撑美联储使用higher for longer 压制通胀,同时打击对手(中国)。
《行动的勇气》这本书读的时候可以忽略掉伯南克给自己贴金的部分;主要的内容是关于美联储在不断的进行监管创新突破监管的边界,以及不断突破救助的边界。
2008年对金融机构的救治是创了美联储向私人机构通过救治金额的记录,下一次危机,美联储不但很可能在救治金额上突破限制,还可能在救助方法上再次突破限制。2020年新冠带来的股市暴跌的时候,市场就已经出现了美联储下场直接买股票的声音。现在看了,这可能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在这里可以继续刚才的阴谋论,如果美联储的higher for longer的政策被用来对中国进行打击,如果再次引爆危机波及华尔街,可以想象美联储的救市工具和工具的使用空间很可能比中国还多。
尤其是救市需要成本,而救市成本来源到最后都是印钱,只不过美国印钱全球承担后果;中国印钱自己承担后果。
另外再说句题外话,现在的higher for longer是紧货币,但是美国政府支出加大就是在宽财政,同时实施产业政策刺激。(美国政府支出gdp占比如图)
一紧一松,再加上拉动全球美元回流,美国的流动性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宽裕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经济各项数据都不错,并且软着陆迹象越来越明显的原因。
最后,节选了书中一段关于人民币联系汇率的评论的原文,供大家参考。
“如今,中国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绑定。当然近来这种联系的灵活性有所增强,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意味着,如果美联储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美国经济,那么中国国内的货币政策最终也会放宽,因为不同国家的同一货币或固定汇率下的两种货币,其利率必须是一样的。然而低利率也许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结果中国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这样就相当于中国被美国货币政策所“绑架”。所以,无论是有利还是不利的政策,都会通过固定汇率制,从一个国家传导至另一个国家,从而剥夺一国独立管理其本国货币政策的权利。”
------
解读美联储政策,研究中美金融博弈,从粉(@rickawsb)赞转开始。
高校开始降低英语教学权重,全国各地采取行政手段抵制特斯拉、排斥苹果手机。预制菜进校园、进社区食堂。还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