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交流网 2023-09-25 12:30
提到云南的银元你会想到哪些?想必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常见的光绪元宝、宣统元宝,什么新龙、老龙都背得滚瓜烂熟,要么就是“庚戌春季”此类大珍。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银元,知道的人很少,藏友们在卖货的时候都会习惯性标注“云南”,上面还有汉字,让不了解的人以为是中国铸造,其实是一场误会。
云南富字一两正银
富字一两的诞生众说纷纭,至今仍然保留其神秘面纱,因为未见史籍记载。其正面只有简单的汉字篆书“富”字,背面为老挝文(曾被误认为是缅甸文),中文标示面值“半两正银”或“一两正银”。
没有发行年份和铸造国家,所以误导了很多人。1949年施嘉干编著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中,将富字一两解释为二战时中缅边境及云南等地驻军所造,为远征军发饷使用,“云南”之说便由此传开。
但没办法解释其背后为何出现了老挝文字?后来各种说法都有。直到1987年法国研究东方钱币的专家费郎索瓦•蒂埃里,带了很多权威的研究资料,在《中国钱币》杂志中撰文,终于解开了谜团。
富字一两签字版
原来这种谈不上“币”的银饼,是二战期间法国人在越南河内所生产的,当时法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支那允许鸦片自由买卖,鸦片贸易的税收甚至占了殖民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一。
富字银饼就是用来购买鸦片的贸易银币,制造时间大约在1943年~1945年初,具体产量无确切数据,专家推断应该在400万枚左右。
后来日本投降,当时的云南省主席卢汉的部队,接收托管了印支半岛北部,趁此机会大批“没收”当地财富,其中就包括大量银币。富字银饼因此流向了云南,其后被滇省当局出售或当军饷发放,自然而然就被当成云南铸造的银币。
其实法国士兵离开越南时,带走的银饼更多,上世纪80年代在法国的各个古玩店,可以随意购买。
云南小鹿头一两
当时生产了两种银币,除了富字银币还有鹿头一两,最大的特色就是正面的鹿头造型,都是同系列就不多介绍了。
总而言之,这两种银币以前谈不上有多珍贵,价格也很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集币风气日盛,法国、越南也有相同的集币爱好者,生产地的当地土著还有熔化改铸的习惯。
因此富字一两和鹿头一两的存世量越来越少,已经变成了稀有钱币。
云南大鹿头一两
按版别来划分,“富字”币在重量、尺寸上稍有差别,价格都很高,一般普品最低都要上万元,P盒AU55分已经接近5万元,MS级别在拍卖会上要数十万的高价。
另还有刻有法语“ESSAI”字样的签字版,也就是“试样币”,十分罕见,非常昂贵。
鹿头一两主要就是分为大鹿头和小鹿头,大家看上面两张图片就能分辨。小鹿头较多,但也是最低万元级别,盒子价和富字一两差不多。大鹿头就是大名誉品级别的了,上不封顶。
所以,以后碰到这两种“云南”银元,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