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琛胖 鲸探数字藏品 2023-11-02 19:28
几个小时前,我公众号后台收到一个大聪明的留言,如下:
事实上,早在上个月10月29日晚上,99.99%的鲸探用户压根不知道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时候,我就在社群内预判过如下:
(预判时间:5天前)
和我五天前的预判100%吻合,藏品昨晚一上线就被铺天盖地的给骂死了。
我在10月29号晚上(五天前),还专门就这个事情投稿给了微博上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意识形态博主。
大概在北京时间2023年11月3日凌晨0:25分左右,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品已下架。
该辱骂的,该喷的,收藏家们都已经骂了,我这里就不再展开说。
这篇文章我想解析一下这家名叫“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这个数藏行业新公司,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个稀巴烂的。
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以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1、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运营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鲸探账号的时候,以加拿大的立场在简介中说:我们有大量中国文物,等待大家收藏。
这样的介绍是何等的愚蠢至极,上来就把自己置身于鲸探用户的对立面。或者说不仅仅是鲸探用户对立面,准确的说是置身于中国老百姓的爱国情怀对立面。
正确的简介应该为:我们致力于中国海外文物的回归工作,数字化回归是我们做的第一步。
如果最初这样子表述,则会极大的拉动藏家们的好感。
一个是站在中国老百姓对立面的趾高气扬简介,一个则是站在中国老百姓情感和寄托的简介。
从简介这个维度出发,这是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2、在藏品命名上,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了愚蠢的方式,特意加上了前缀“流落海外的国宝”这几个字。
藏品上的这几个字,再搭配上以加拿大身份说:“我们这里有大量中国文物。”这简直是在说:“我们加拿大有你们流落海外的各种文物国宝,你们来花钱找我们加拿大买数字版本呀”。
这看了谁不想骂句“畜生”?
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铸造藏品的时候,不要特意强调流落海外的国宝,发行方打的小算盘是想把流落海外国宝当成卖点。实际上却被反噬。藏品名字就写本身名字,不要画蛇添足。在藏品介绍中把暂时流落海外,正在努力推动文物回归的意思明确表达出来,就能极大拉动好感。(备注:暂时两个字非常有必要)
3、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藏品运营模式上有大问题。面对如此敏感的题材,上来就是简单粗暴的5款藏品盲盒+图鉴。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先以推动文物回归在鲸探社区预热2-3天,推动文物实物回归的态度一定要在藏品发售前就明确表达。并且搞一个“数字化回归”社区互动。给前10000名关注的鲸探收藏家免费空投一份盲盒内的数字藏品。然后再发售4款盲盒+图鉴。
这就完全不会存在舆论了。
所以说,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手握一把好牌,因为傲慢的介绍,导致了这起数藏大舆论事件。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再梳理一下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应该做的正确步骤:
1、在藏品发售一周前。提前以安大略博物馆身份在鲸探社区露脸,发帖介绍自己的同时,必须强调“我们致力于推动在加拿大的中国文物回归中国”。赢取第一波好感。
2、在藏品发售前三天,以安大略博物馆身份在鲸探社区开展“关注有礼”活动。关注就免费赠送一枚暂存在安大略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数字藏品。一定要突出“暂存”两个字。赢取第二波好感。
3、再正式发售剩余的4款(其中一款已免费送)盲盒+图鉴藏品,那说不定真的能1秒售空。因为用户们此时的购买行为,会让大家发自内心觉得有了“正义感”,每买一份藏品,就是真的在推动在加拿大的中国文物回归中国。
可悲的是杭州遐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用糟糕的运营,让所有的鲸探用户都发自内心觉得加拿大100多年前偷抢买走的中国文物,在100多年后的今天还来中国发数藏割韭菜。100多年前欺负了我们的先辈,100多年后还要用数字化割我们这代人。
从之前的一位发行方说“5秒18万”,再到如今发行方以加拿大立场说“我们有大量的中国珍贵文物,等待大家收藏”。暴露的是一些根本不懂数字藏品舆论的行业从业者,在鲸探这颗大树下,赚钱太简单了,让它们失去了主动去了解用户想法和舆论的动力。从而导致极端负面舆论产生。
如果你是鲸探数字藏品发行方,如果你不懂鲸探数字藏品的弯弯绕绕,如果你担心自己以后发行的重蹈覆辙产生负面极端舆情,可以付费2000人民币加入我们的数字藏品百科社区(备注:对收藏家免费,仅针对发行方收费)。
我们数字藏品百科社群,有一切关于鲸探数字藏品过去两年半时间产生过的套路、剧本、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我们这里全部都有。你作为发行方加群潜水一个月,看看大家聊天,就能彻底懂鲸探的一切了。
那你可能会问,你们为什么这么懂?
回答:2年半以来,经历过数藏圈无数无数无数的互相搞死案例后累积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