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实寄 2023-11-03 11:16
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农村很少有可以供应日用百货等生活必需品的商店。尤其在偏远的农村,村民要购买日常生活用的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等极不方便,通常要用一两天时间翻山越岭或划船摆渡走上几十里山路与水路,到集镇上才能买到。这样,就应运而生了以满足偏远地区村民生活需要的货郎担。
其实当一个货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很好的体质,装满各种货物的担子,少说也有百斤左右,而且想多赚钱东西就要装得多,担子也越重。挑这样的担子,要跑很远的路就不是件省力的事情,没有强壮的体格无法胜任。二是要去很远的乡村转悠叫卖,需要好些日子。抛妻别子,风餐露宿,三餐有一顿没一顿,要吃得起各种无法想象的辛苦。三是要善于和人打交道,头脑、嘴巴都要活络。既要把自己的货物推销出去,又要把握各色人等的需求以便备好恰当的货源。
在当时的农村货郎是一个十分受人欢迎的人。一般情况,货郎会十天半月不定期地到每个村里来一趟。平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无时不刻伸长头颈盼着货郎的到来。一旦货郎来到村里,不用货郎吆喝,一会儿就会围上来不少人。七嘴八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老阿爹问水烟、挠痒痒有吗,老好婆要买针箍、鞋拔和鸡毛掸帚,小伙子笛子的笛膜破了需要配上,小媳妇要补几色刺绣的花线,要剪块花布做件夹袄……小孩子尤其活跃,糖果、蜜饯、玩具兵器、面具拨浪鼓等等,五花八门,样样喜欢,看得心里痒痒,不肯走开。爸妈不肯买,就求好婆阿爹,实在不行,回家找些没用的破铜烂铁或鸭毛橘皮,与货郎交换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顺便说一下,货郎不仅卖货,还兼以物易物和收购旧货,回到集镇卖掉赚差价。
货郎通常在一个村里要呆小半天,卖货易物十分忙碌,也给村子的人们带来了节日般的欢乐。货郎担作为一个活动商店过去经济落后年代的一个重要商品流通渠道。
近几十年以来,交通物流日益发达,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把所需商品送到自己家门口。在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我们的生活与当年真是天壤之别了。
图片
李涵,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
多年从事中国画创作,擅长人物画,作品有较强的个性特色,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2018年被中国邮政选为“戊戌年元宵节”特种邮票公开发行。其他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览》、《第二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全国首届中国画展览》、《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等国家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部分作品为国家美术馆、画廊及个人收藏,部分画稿被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收藏保存。有画册《江南烟景》、《童嬉》;连环画册《沈三白》、《伍子胥》、《古城新曲》;个人专著《吴地工艺美术》、《吴地绘画》、《白驹过隙》等正式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央广国际在线、经济日报、文旅中国、美术报、连环画报、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国家及省级以上媒体均做过专版或专题介绍。
作品荣获苏州市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和苏州市“文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