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溪 实泉看币
黄金市场从2015年底开始走出低谷,开启了长期牛市,屡屡创出新高,2023年9月15日,国内现货黄金触及482元/克的高位,较之2015年的低谷217元/克上涨了122.12%。
而与黄金价格密切相关的金银币市场却没有迎来各位藏友期待的行情,相反很多品种屡屡创出新低。每一次新品发行之前,藏友都是满满的期待,然而期许越高,失望越大,渐渐地失去耐心、失去了希望、失去了信心,于是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抛售离场现象。金银币市场就如同骨米诺效应,一发不可收拾,新项目发行,除了个别品种,绝大多数品种步入破发行列,连带着很多前期发行的优秀品种也跌至料价。
纵然金银币市场行情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笔者认为更多的原因在于金银币发行思路出现了问题。
一是发行版块礼品化。2015年之前,金银币发行基本可以区分为两个版块,投资版块和收藏版块,投资版块品种单一,就是熊猫普制金银币,其它品种均可列入收藏版块。2015年开始新增了福字贺岁普制币和吉祥文化金银币,事实上金银币收藏出现了第三个版块,礼品版块。
同年金币云商开启了网上预订销售模式,新品种的发行和新型的销售模式给金银币市场带来了一时热闹的场景,金币云商会员数量激增,新项目的发行给藏友带来明显的收益效应,更是激发了注册金币会员的热情。渐渐地藏友能轻松从金币云商买到心仪的金银币演变为每个新品都秒光的现象,“约到就赚到”一度的新品发行行情给发售方和收藏者双方都造成了金银币大行情来临的假象。于是金币云商从最开始的预约模式转变成摇号模式,很快币友为了提高中签率,注册了许多小号,小号的注册更是给发售方带来了收藏群体数量巨大的假象。
发售方加大了金银币的发行数量,如福字贺岁普制币的发行量从2015年的60万枚,到2016年增加到190万枚,2017年270万枚;吉祥文化项目每年4金4银的发行规模过大和金币银币各3万枚和60000枚的发行量,显然超出了市场的承受力,最终拖累了市场。
表面上看是福字币的增量和吉祥文化的发行规模毁了这两个项目,事实上是发行定位的误区造成。清晰定位投资、礼品、收藏三个版块。正视金银币的第三个版块礼品盘,把贺岁币、吉祥文化、生肖币归口到礼品盘项目。
二是发行定价高溢价。一直以来,投资版块按略高于发行时料价定价,收藏版块金币有50%左右的升水,银币有100%左右的升水,作为第三版块的福字币和吉祥文化却按收藏版块定价,明显不科学。
金银币初始发行价的确定务必要遵循投资版块料价发售、礼品版块小幅度升水、收藏版块适当升水的原则。投资版块熊猫金银币的发行价符合投资原则,这里就不讨论了。为什么要说礼品版块要小幅度升水?取决于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而定。单位购买群体的消失,个人的礼品需求受应节、应景的需要影响。主要有春节、中秋、情人节等应节礼品需求,婚礼、生日、小孩出生、老人祝寿等应景礼品需求。
礼品需求更多的追求实用性,金银币与贵金属首饰相比,不具备实用性的功能,同样价格之下,送礼需求肯定会倾向选择首饰类。作为礼品盘发行的金银币,只有价格明显低于首饰类金银,才能吸引礼品需求。礼品盘的金银币发行目的要清晰,不是赢利,而用于吸引圈外人购买,并通过对受礼对象的潜移默化,使之转化为贵金属币的收藏者,从而扩大收藏群体。收藏版块金银币的初始发行价也应适当降低发行价,不能过于压缩金银币的后期升值空间。
三是目标客户群定位背离收藏者。收藏、投资、礼品盘三个购买群体虽然有相互转化的可能,但基本不重叠,对金银币的要求界限清晰。收藏者注重金银币的收藏属性,包含题材、文化底蕴、纪念意义和设计水准、稀缺程度;投资者购买欲望基本取决于投资收益,对金银价格上涨的预期;而礼品盘的消费群体更多考虑送礼需求,取决礼品的精美程度、价格因素和实用性。
而发售方恰恰忽视了这三者的界限,造成对本应是收藏盘的金银币品种按礼品盘的设计,传统文化属性、艺术收藏价值不能彰显,收藏属性大打折扣。
四是设计水准工艺化。同样,发售方对各版块界限模糊,设计思路也就出现了偏差,如二十四节气项目、传统瑞兽项目,把一个存在浓厚文化底蕴的优秀收藏项目设计成了迎合年轻人群体的礼品盘项目,币面的小规格化致使雕刻工艺难以体现,图案更趋平面化,工艺化。投资群体因该类项目不具备投资价值不会去触碰;收藏群体因该类项目不具备收藏品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纪念意义等收藏价值而放弃收藏;圈外人更是因该类项目缺乏性价比和实用性不受青睐。该类项目金银币最终都会沦为料价币,难逃市场回收作为首饰料的下场。
五是发行量脱离实际需求。只有严格区分各版块的发行品种,才能分析目标群体的潜在购买需求,确定相对科学的发行量。总的原则是严格控制收藏盘金银币的发行量,适量发行礼品盘金银币,因需发行投资盘金银币。定价机制明确后,发行量也容易去确定。投资盘金银币的发行量完全可以上一年度的销售量
投资和收藏基本重叠 没有纯投资和纯收藏
金价创新高,而作为收藏精品的部分中早期1/2金竟然创新低,特别是石窟前两枚,其作为设计和题材的巅峰不可思议。国粹名著系列竟然也在金价边缘,不可理解。这些精品和一般性品种甚至垃圾量大品种基本没有距离,没有资本关注吗。不过对真正爱好者算是福利了,基本0风险
金银币收藏本就是小众收蒇。资金的压力不是普通大众能承受的!几千的发行量市场都无法沉淀下来。
说来说去,当今百姓没钱,以前金银币量比现在大,买的人也多。再说。这次500克江山图量极少,又可透支钱,有利可图,黄牛们抓住机遇抢着赚点钱。对我们真正收藏者彩响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