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从云南的土壤环境和清末交通看滇二十文黄铜为何不出极品?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3/11/13 6:43:00

原创 姑苏铜元 铜元学堂 2023-11-12 16:45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铜元学堂分辨铜元真伪,讲述铜元历史
19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枚铜元需要放入恰当的历史环境中去阅读,才能明白它的品相难度,从而进一步对真伪鉴别起辅助作用。

漫谈近30余年来铜元收藏的趋势(链接可点击)
在上面一篇文章里,我们提到过一枚滇二十文黄铜。这是至少十多年前人尽皆知的一版赝品:中火焰加点版。
为什么是如果没有这个火焰中的凸点了,这枚滇二十文黄铜对么?——答案是对的可能性很低——这与云南的土壤环境与清末的交通情况有关。


云南的土壤环境

我国土壤pH大多在4.5~8.5范围内,由南向北pH值递增,长江(北纬33°)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如华南、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壤、黄壤,pH值大多在4.5~5.5之间;华中华东地区的红壤,pH值在5.5~6.5之间;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如华北、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O3,PH值一般在7.5~8.5之间,少数强碱性土壤的pH值高达10.5。(百度百科)
云南50%为红土,富含铁元素。铁较活泼,易与水中的氧气形成酸性氧化物,导致土壤变酸。其中砖红壤(铁铝土)PH值4.8-5.6;赤红壤(铁铝土)PH值低于5.5;红壤(铁铝土)PH值5.0-6.2之间。

我曾种过山茶花,用的是云南的土,浇水后花盆里流出来的水都呈红色。
铁比铜活泼,易发生置换反应。据老前辈告知,云南铜元不需入土,放在麻袋里扔在地上,都有锈。云南铜元最常见的是铁壳锈。云南黄铜币的斑点问题比其他省份的黄铜币要严重,这些斑点(黑斑)大部分是锈底(非硬锈去除后留下的包浆痕迹)。
原光或黄亮的云南铜元,大部分都靠洗,尤其原光币,云南币的原味原光凤毛麟角比其他省份少很多。


【怀特旧藏】,云南隶书二仙,有洗,黑斑明显

云南隶书五仙,有洗,铜色都从发青洗到发黄了,局部黑斑洗不掉。

【谭安旧藏】,大云二十文,有洗,有黑斑。



清末民初云南的交通条件

(清末民初的云南)长期处于一种“路不通车,水难行舟”的困难境地,清末民初时的交通运输还主要依靠肩挑背负和牛驼、马背。当年的三迤大道上常年有四五万匹驮马往来运输,“山间响铃马帮来”成了千百年来云南交通运输状况的真实写照。(网文)

民国六年(1917年),一位住在云南的广东商人,从香港买的一辆福特轿车,经越南运入。但运抵云南后才发现,此时的云南境内无一条路况良好可供行驶的道路。最后只得将其拆散用十几匹马驼到昆明,由青年技师刘荣将其重新组装了起来。(网文)

于是造成了云南铜元的流通痕迹异常严重,难以避免币面上的“苍蝇脚”(币与币或币与硬物间撞击),磨损、摩擦痕迹,以及边道上的磕碰。


红铜唐头,苍蝇脚明显。

小云十文,98分,文字上有摩擦痕迹,龙面云朵上也有。


小云二十文,XF40,边道有磕碰。二十文龙版在磕碰上都比较明显,但云南大直径铜元问题更突出,P盒在鉴定云南币品相上,对边道的要求很低。我过手过一枚边道磕碰相当严重的小云二十文出分的,同样也是XF40。


滇二十文极品铜元知多少?
滇二十文红铜极品比黄铜多。


红铜部分
红铜,马定祥拍卖专场出过一枚顶级品相(红铜滇二十文,大水波)。谭安出过一批(至少6、7枚),同破模(龙背6点破模线),皆为真品,但其中绝大部分鼻子都磨掉了。不知是谭安在云南个旧时就已入藏,还是因情节,后购入,因为同破模的我见过台湾省泉友早年(早于谭安专场)发过一枚图片,应该是同一批。

【谭安旧藏】,红铜滇二十文小水波,至今综合最顶级的一枚滇二十文。


而平时我们能见到的极品红铜是这样的(记得过手的另外几枚谭安的龙鳞比这枚略强点,鼻子差不多)。
红铜滇二十文,大水波。正常流通币里能出这种,已经是极品了。


黄铜部分
极品黄铜滇二十文,我未见过真品。回到第一枚,即使这枚中火焰加点版,没有凸点,依然是不对的,因为它根本不吻合云南币的土壤环境和流通特征。现在似乎不少大玩家、藏友都在追寻达到工艺品品相的入盒铜元。

【罗宾逊旧藏】,滇二十黄铜,小水波,有洗,局部有麻坑、黑斑明显。

海外拍卖散出,黄铜滇二十文,大水波。右胸龙鳞模糊是模具问题,大水波黄铜没见过全龙鳞的真品。



哪来那么多无斑点的MS\AU的唐头?
黄铜唐头
自从前几年唐头涨价后,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无黑斑、几乎无划痕的黄亮云南唐头,纷纷入了盒。早年就不好找黄亮的,为什么一下出来那么多?符合云南的土壤环境规律么?符合流通的规律么?
就是不管它怎样洗啊,那也是个脏东西!
极品黄铜唐头市场价位在2000左右时,很少见极品。后来XF45-AU50涨到了6000左右,出来的基本上都有局部黑斑。再后来再涨到1W以上时,出来一批就是黄亮AU55-MS62,无划痕、无黑斑的工艺品入盒了。

黄铜唐头,近旗星,总有洗不掉的黑斑

红铜唐头。看状态应为老藏家藏品。


原味原光的云南币有多难?
早年我有一枚MS62BN的滇十文红铜,当时以为原光云南币每枚必洗,逃脱不了,偶见一枚AU58原味原光滇十文红铜,惊为天人,当时几乎是以MS62的价格入藏。拿我MS62的滇十文的泉友后来和我说,AU58的,他也看到了,他暂时只会看分数,觉得贵,就错过了。

滇十文是云南币里最常见的品种,品相难度比唐头要低很多。

滇十文,AU58,原味原光,三全深打,人间哪得几回闻。


一枚铜元的品相问题,牵涉到了历史原因,包括铸币条件、土壤环境、交通情况等等,并非简单的一味追求极品。今天有藏友,在名誉品、热门品的品相要求上是脱离历史的、虚无主义的,其要求一般非工艺品入盒不能达到。

了解铜元历史、分辨铜元真伪,这里是关于铜元的课堂。不是拍卖公司,不征收拍品。文中图片部分为网络借图。
文字系出原创,请勿转载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9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