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顾会忠 顾会忠 2024-06-09 09:18 2人听过
感谢父母,把端午这个节日赐于我做生日,今年端午节,是我人生中的第五十个生日。我于一九七四年的端午节出生于中山河(废黄河)畔的一个苏北小村,那时候家家户户经济都很困难,农村孩子,没那么娇贵,没有几个庆祝小生日的。我就比较牛,因为我的生日正好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弄平时舍不得吃的美食,蹭了端午的光,我的每一个生日都过的有滋有味的,哈哈。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是汉族、水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图片
图片
据史料载,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就有过端午的习俗。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恶日说、龙的节日说(即祭祀龙图腾说)、夏至说。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关于端午节,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是千年中华文明史不可或缺的文化遗存。说到这,就不能不提到南宋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诗人文天祥。那句让人荡气回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出自他的笔下。文天祥有一首诗,是专门描绘端午节的。
图片
文天祥 /《端平即事》
五月五日午,
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
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
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
三湘隔辽海。
图片
《端午即事》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正值端午佳节,诗人却因朋友都不在身边而愈发感到孤独。诗人满怀炽热的报国之心,却遭人诬陷;本想以死明志,但为了使南宋王朝东山再起,他最终选择了和屈原不一样的道路,表现出诗人忠于朝廷、秉持忠义的执着精神。全诗感情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内容深刻,语言质朴。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据史料载,文天祥曾长期在江苏任官,他的夫人就是江苏镇江人,他是名副其实的镇江女婿,根据民俗,一个女婿半个儿,文将军也算半个江苏人了。
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的习俗传承,千百年来从没变过。每逢端午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去野外割点艾草回来。以前乡下都是土墙茅屋,艾草都是直接插在大门上方的盖草上。后来都是瓦房了,就插在大门上方的瓦缝隙中。如今家家户户住上楼房了,只好捆上一束,挂在大门把手上。传说这样可以驱邪(毒)纳福。
图片
图片
端午驱邪纳福的风俗,还被古人以铸币的形式呈现出来。历史上曾铸造过不计其数的压胜钱(俗称花钱),用于佩戴腰间、悬挂于门头、梁上、床头。以祈求安居乐业,驱走病邪,全家安康。如今,这些花钱成了钱币爱好者热情追捧的珍泉,其意义也从祈福转化为收藏。不同的时代,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它们是中华辉煌铸币史上灿烂的一页。如下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在钱币上呈现端午的传俗不但没有丢失,反而更加发扬光大了。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千年传统,必须传承下去。现在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印制在邮票上的,有铸造在金银纪念币上的,还有的印制在钞票上的,甚至有的还赋于了外国元素。这都是官方行为,民间还制作了形式多样的纪念章。从收藏价值来说,没有官方背景的纪念章,远不及官方发行的各种收藏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借宋代大诗人苏轼这首《浣溪沙 端午》,祝愿家人、所有亲人、粉丝、网友朋友们安居乐业,节日安康,心想事成!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早日实现完全统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顾会忠
喜欢作者
地皮
195
复制
搜一搜
分享
收藏
划线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