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也说光绪宝苏机制方孔币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4/8/1 14:34:00
原创 顾会忠 
 2024年08月01日 03:24 4人听过

顾会忠
一线古玩地皮客,给您讲述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希望您喜欢。加个关注,可以享受免费鉴定估价服务。
37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今天有闲,偶然读到金闻德钱币《光绪宝苏机制方孔考》一文。连读两遍,受益匪浅。其文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完美分析推断出光绪宝苏机制币,应出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果断否决了广东宝广铸币局代铸以及江宁铸币局铸造的论点。文章引用相关《江南机器制造局》史料,详述了该币种出于江南机器制造局的理由,笔者对作者这种观点深以为然非常赞同。加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曾试铸过宝苏机制当十样钱,作为实物佐证,更加板上订钉地坐实了这一观点的可靠性。

图片

该篇文章还帮我解决了一个为之困扰了许久的问题:宝苏机制币"满穿币"的性质。几年前曾偶然机会从徒弟手里捡漏了一枚,也是我玩这么多年钱币唯一过手的一枚。当初对之认识不足,身在外地,手头又没有资料。问了一位大师,可惜他对此种币也不太懂,说是"漏打"币。当时也没多想,既然是"漏打",那就只能当"趣味币"玩了,价值也就自然不大了。后来被我以比较低的价格漏给一位朋友了。事后有朋友愿出高价购买,我才如梦初醒,知道卖漏了,但为时已晚。
图片
虽然谱上定为"样币",但到底是"样币"还是"漏打",我还是有点疑虑的。读了这篇文章,有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清晰了。因为从文中了解到,相关史料详实记载了当初铸币流程: 制坯~打孔~印字。也就是说打孔在先,压印钱文在后,这就足以排除为"漏打"的可能性了。玩钱币跟学技术一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滥竽充数不懂装懂,到头来只能害自己。所以,搞清了这个迷团,笔者还是挺开心的。

图片
关于机制方孔币与机制银元铜元谁先谁后的问题,笔者查了相关资料,机制方孔币为中国传统铸币与真正意义上的机制币的过度产品,起了承前起后的作用。
图片
机制方孔钱,即机制铜元的前身,起源于清代末年,起步于广东地区(宝广局)。广东在光绪二十六年,由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引进国外先进造币机器,仿照香港铜仙铜币开始铸造机制方孔币。这标志着清代正式开铸并行用机制币的开始。然后不久,随之在包括江苏在内的各省份铸币局推广开铸。                                   
图片
                   
图片
                                                                         因为机制铜元,是在机制方孔钱之后出现的,完全脱离了传统机制币的特征,它就成了我国钱币史上“机制币”的开山鼻祖,诞生于清末光绪年间,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
图片

综上所述,关于宝苏机制方孔币,得出三点结论:

一、机制方孔币系传统铸币与铜元等新式机制币的过度产物,承前启后。

二、宝苏机制方孔币,由江南机器铸造总局出品。

三、宝苏满穿机制方孔币,非"漏打"币,为正正经经的"试铸样币"。以此类推,其它局的满穿机制方孔币,也应为珍贵稀少的试铸样币。
图片

钱币流转千年久,记录岁月古今流。黄金白银珠玑缀,铜铁铸就文化留。中华铸币史从高古铜贝币开始,到民国铜元末,前后跨度千载之悠,留下无数精美奇泉珍币。放眼世界,能与之比肩的国家,绝无仅有。珍泉恒久远,枚枚永流传!你我皆过客,仅是暂保管!
顾会忠
喜欢作者
阅读 362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