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中国邮市“规矩”、“方圆”在哪里?!市场“三公”?自中国邮市30多年,三公通则又在哪里?!直到2024年前从少数(客气点讲)地方各级公司带坏了“规矩”的新邮预订资格证认、“内部”结算、 货源(票源)分配“双标”;到如今仍然大行其道的“紧俏票品”截流“恶劣行为”(如梅兰芳封中封、24节气数字封、上海亚洲邮展特殊小型张折等),本来各地方公司大都多多少少有上述邮品用于预订集邮预订户预订,但不少地方公司(个别相关者“吃相难看”)硬生生从已缴定金的用户“口中”克扣数量或强行退款;在新邮发行日预订户取票时(多半为市场高价炒作票种、品,如今年蛇生肖小本等),少数公司贯用以所谓“该邮票未到”或“到货数量有限”等“移花接木”手段或借口贬损“戏弄”集邮用户。等到该邮票、品市场价位下来时,“后续”货源也上柜了…凡此种种陋行若干年来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