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假如“大齐通宝”是黄巢所铸,价值恐怕要再翻十倍!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7/9 9:28:00

顾会忠
2025年07月09日 06:10 江苏 4人 星标
编者荐语:

佳文推荐 开卷有益!

以下文章来源于一鸣泉藏 ,作者一鸣


一鸣泉藏 .
钱币收藏辨伪、版别、行情汇总,让你不再轻易上当受骗~


在泉界无人不知的“大齐通宝”,可能被过于“神话”了。之前介绍天价银元的时候,顺嘴提一句铜钱基本不可能破千万,和银元这种“金融产品”没法比。
毕竟高端银元那夸张的价格,有太多“场外因素”在里面。论实打实的价值,古币其实更真实!
就有人拿大齐通宝来举例,说肯定价值上千万。问题是曾经那两枚传奇性的“四眼”、“缺角”只存在于故事当中。而如今,大齐通宝已然失去了神秘感......

某堂收藏的大齐通宝

这种被网友评出来的“历代第一大珍”,其实在这十几年间,圈内已经出现好几枚了。尤其是山西某堂的那一枚,老玩家应该都知道。
据泉友说,当年在东北刚发现的时候,新加坡那位著名的陈姓藏家也来抢购,后被某堂以“百万巨资”收走。那时候想一睹真容的藏家,一张拓片就要花费1万元。
是不是真的那就不知道了,故事嘛都带点传奇性。但毋庸置疑,新出现的好几枚,因为私人收藏、合法性或者感觉时机未到,都没有选择上拍。
不过就算真的能上拍,破千万的概率也不大。这里说的是在嘉德、保利这种级别的大拍,而不是自导自演的假拍。

金代名珍:天眷通宝

之前介绍过很多真正的“稀世孤品”,比如五代桀燕国的“顺天元宝背千”鎏金钱、宋徽宗的宣和通宝行书折二试铸,这些也就是100多万的级别。
还有老牌名珍天眷通宝和三孔布,最高纪录是300多万的级别。而像天显通宝、大夏真兴这类成名已久的,甚至都破不了百万了。
这些大珍都占据“稀有”两个字,人们大概只知道铸造的年代,具体历史背景大多不太了解。
其实大齐通宝也是,知名度、话题度、传奇性都很高,但不会达到比上述名珍贵十倍的程度。但如果再加上很牛的“历史背景”,那么价值恐怕就会形成质变。

南唐“大唐通宝”

在一开始,清代鉴藏大家戴熙,就认为大齐通宝是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所铸。它的传奇故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然而他的结论受到很多质疑,因为史书未曾记载黄巢铸造过钱币。秦宝瓒、罗伯昭、岑子潜都认为,大齐通宝实乃十国时期吴国徐知诰受封为齐王时所铸。
到1980年代,马定祥给出结论:根据史料,唐代自咸通(860~874年)后,不复铸钱。黄巢在这之后才建立的政权,铸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大齐通宝的钱文风格,和唐代钱币风格不搭,反倒和南唐的大唐通宝很像。
此后,大齐通宝就成了公认的南唐钱币!说实话,这个结论让这枚大珍的身价跌了不少。

杀神:黄巢(网络绘图)

虽然徐知诰(李昪)后来将国号“齐”改成“唐”,是南唐的开国皇帝,后面也发展成十国中最强大的割据政权。

从流浪儿到皇帝,应该和朱元璋一样,很有名才是。但他的名气真的不大,被诟病为“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不过也是一位有为的明君。
但多数人对南唐的印象,都集中在唐后主李煜身上,毕竟那一首传唱千古的《虞美人》,实在太有名了。
而如果是黄巢的话,那就不一样了。这个人的名气如果加持在大齐通宝上面,就是“顶级国宝”的程度。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极具争议的“狠人”,在古代史书中,对他们的评价是乱臣贼子,历代帝王视这二人为“反面典型”。但在现代,这二个人却有很多“粉丝”,各种历史段子层出不穷。

一个叫王莽,他篡掉了“强汉”。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与阴谋,很不光彩。但建立新朝之后,他又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很多激进的改革得罪了既得利益者,最后败在了刘秀手上。

但他的“理想”很美好,很梦幻,根本不像一个“阴谋篡位”的恶人形象。这种反差感就是被现代网友戏称为“穿越者”的原因。

另一个就是黄巢,他杀崩了“巨唐”。这位更算不上什么好人,考科举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去!是为了发泄怨气,为了自己。

但历史不能用“好”或“坏”来简单总结,黄巢是个屠夫!但客观上,却做成了一个巨大的贡献。



门阀士族的崩塌

历史上,士族门阀一度垄断权力,阶级固化非常严重。自南北朝到达巅峰,到隋唐时期,全国的重要职位,大多都被“五姓七望”这样的大家族所掌握。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推荐权集中于门阀手中,形成“权力内部循环”的闭环。如果就这样继续下去,那么就会形成类似于印度的“种姓制度”,普通人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打破这一千年困局的,其实并非暴力,而是科举制度的出现,这是“除根”。其核心在于:血缘可遗传,智商不能。寒门子弟凭借才智,而非家世,也终于获得了跻身仕途的通道。

而黄巢的作用,则是以极端的暴力“斩草”。他那场席卷全国、不分贵贱的残酷起义,对盘踞已久的士族门阀进行了最惨烈的物理性消灭!

科举让平民有了出头之路

安禄山、史思明没做到的,黄巢做到了!历史上造反的人多如牛毛,但像黄巢这样搞出了“大格局”的,还真是凤毛麟角。虽然他本人可能就是单纯的杀人泄愤,考不中科举,就把那些主持科举的士族杀光......

这种自绝于天下的做法,最后必然会失败。但从此之后,上千年的门阀士族彻底消失了,后来朱温背叛旧主黄巢,但给了大唐最后一击。经五代到宋朝之后,草根子弟就能靠读书走向庙堂,甚至成为当朝宰相(如赵普)。

寒门出贵子,从此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在后续的朝代,又会出现新的“门阀”,但底层百姓始终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宋明两代,寒门进士比例大幅上升,甚至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传奇。


传闻新发现的另两枚大齐通宝
回到开头,大齐通宝虽已被公认为“南唐钱币”,但史无明载,还不算盖棺定论!万一将来考古的时候,挖出了具体资料,证明此乃黄巢所铸,那身价估计还会再翻十倍。

自带顶级流量和历史话题性!一枚带着“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杀气、见证贵族崩塌的钱币,那绝对是板上钉钉的第一名珍。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32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