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中国收藏杂志
2025年07月10日 18:02 北京
最近,国家博物馆又上新了!一款以琉璃复刻的九龙九凤冠成为新展中的一大焦点。其原型正是一直爆火的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冰箱贴。超过100万件的销售量,让它成为天花板级的文创产品。
冰箱贴十分可人,更有趣的还有它背后的故事。其实,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只是明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之一,其他三顶分别是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以及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两凤冠。今天,咱们就来为大家讲讲孝靖皇后的凤冠。
文、图/刘明彬
十二龙九凤冠
121块宝石、3588颗珍珠
十二龙九凤冠现藏于明十三陵博物馆,通高32厘米、口径18.5至19厘米,博鬓长23厘米、宽5.5厘米,金口圈宽0.7厘米至1厘米。全冠共有宝石121块,其中红宝石53块、蓝宝石62块、绿宝石4块、黄宝石2块;珍珠3588颗,小红宝石18块,冠总重2595克。
冠上部呈扁宽状,漆竹胎,金口圈,口部两侧有开口,宽1.7厘米、长5.3厘米。冠上饰有十二龙九凤,正面顶部嵌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的姿态各异,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驰;凤作展翅飞翔状。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正面顶部一龙的串饰系珍珠3颗、宝石2块;中层中间一龙的串饰系珍珠、宝石各3颗;其余龙凤串饰都以珍珠2颗、红蓝宝石各1块制成。凤眼嵌小红宝石2块。龙凤之间嵌大珠花8朵,每朵中心嵌宝石1块、或6块、或7块、或9块不等,每块宝石周围绕珠串一圈或两圈。另外,在龙凤之间又插饰翠云90片,翠叶74片。冠金口圈之上饰珠宝带饰一周,边缘镶以金条,中间嵌宝石12块,每块宝石环饰珍珠6颗,宝石之间又以珠花相间隔。冠后下部左右各嵌金龙首一个,龙口衔博鬓,左右各三扇,每扇饰金龙一条、珠宝花2个、珠花2个,边有垂珠串饰。这顶十二龙九凤冠采用了当时最为精绝的点翠嵌珍珠宝石工艺,它不仅是研究明代后期后妃冠服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明 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
明十三陵博物馆藏
十二龙九凤冠局部
十二龙九凤冠博鬓
三龙两凤冠
95块宝石、3426颗珍珠
三龙两凤冠,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凤冠通高31.7厘米、上宽34厘米、外口径19厘米、内口径17厘米、博鬓长23厘米、宽5厘米,重2165克。凤冠上有翠云80片,珍珠3426颗,宝石95块。
冠身以髹漆细竹丝编制,通体饰翠鸟羽毛点翠的如意云片,用18朵以珍珠、宝石制成的梅花环绕其间。冠前部饰有对称的翠蓝色飞凤一对。冠顶部等距排列金丝编成的金龙3条,其中左右两条口衔珠宝流苏。冠后博鬓左右各三扇,呈扇形对称分开。冠口沿镶嵌红宝石组成的花朵一周。这顶凤冠同样采用了镶嵌、累丝及点翠工艺。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以翠鸟羽毛贴饰,用这种点翠技法可使其颜色经久不变。
明 孝靖皇后三龙二凤冠
故宫博物院藏
龙凤数量为什么都超出了规定?
明初的后妃凤冠制度在继承了宋代冠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形成礼服冠和燕居冠两个系列。为了便于参照执行,朝廷还颁布了详细的图式,使冠服制度更加明确直观。历经建文、永乐两朝修订后,明代后妃冠制标准基本定型。然而,这一制度与定陵出土凤冠和传世画像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对凤冠制度的僭越现象,或凤冠样式与冠制不符的情况。
明初,朝廷对皇后、妃嫔和内外命妇的凤冠规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皇后礼冠为九龙四凤冠,但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在龙凤数量上都超出了明初规定。明早期的凤冠体积较小,只能罩住发髻部分,而后期冠体越来越大,基本可以罩住整个头部,装饰也趋于繁缛华丽。这是因为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人们的消费观和审美标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风气从整体上转为竞尚豪奢。与明初相比,此时的凤冠趋于工巧华丽。
此外,冠服的赐予不仅依据明初所定制度,还取决于皇帝对所赐之人的态度,皇帝以厚赏的形式彰显受赐者的位尊和荣宠。例如明初并未确定皇太后的冠服规制,因此天启皇帝为孝靖皇太后随葬的十二龙九凤冠,属于僭越祖制的行为。
这是专为皇太后设计的更高规格的礼冠
孝靖皇后命运悲惨坎坷,她虽然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但并未因此得宠,反而备受皇帝的冷落和郑贵妃的压制。她去世时没有资格葬入定陵,直到太子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帝、皇孙朱由校又即位为天启帝,才被追封祖母为“孝靖皇太后”,并将其棺椁从原墓中迁出,与万历皇帝、孝端皇后合葬定陵。万历和孝端皇后的陪葬品十分丰厚,而孝靖皇后的陪葬品起初颇为寒酸。之后才在孝靖皇后的棺椁旁放置了十几箱格外丰厚的陪葬品,其中就包括两顶精美的凤冠。
据《明神宗实录》卷四一七记载,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正月甲申,朱翊钧为其母加册十二字徽号,遵照神宗的意旨,御用监呈上一份豪华的礼单。从礼单记载可以看出,明人已按照颜色(青、红、黄)、品类(猫睛、祖母绿)等标准对宝石进行了划分,珍珠也细分为“头样”“大样”至“十样”共11个等级。礼单上写明慈圣皇太后册封册宝冠顶合用金宝的数目,所用“十二龙十二凤斗冠”与孝靖皇后十二龙九凤冠的形制接近,只是龙凤的数量更多,可见这是一种专为皇太后设计的更高规格的礼冠。
这段史料证实了定陵十二龙九凤冠的制度来源,说明孝靖皇后此冠是天启朝追封太后时所补制,其规制参考了万历朝皇太后礼冠之先例。与明初尚俭抑奢的风气不同,万历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海外珍宝被大量输入中国。从礼单上诸如“珍珠一万二千八百十一颗”等物料消耗中,既能看出明代工匠物尽其极的造物精神,也体现出明代晚期宫廷财政的奢靡倾向。礼单中记录的祖母绿、猫睛石多来自缅甸、锡兰等国的入贡,反映出张居正改革后重启的南洋朝贡体系对宫廷物质文化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2025年第7期《中国收藏》杂志)
编辑丨王何
校对丨郑爽
设计丨周倩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收藏》杂志
还不赶紧订一套!
它们将带给您——
多重享受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