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邮圈
2025年07月19日 10:40 广东 听全文 星标
邮政和集邮的未来模式是什么?
曾几何时,集邮册里一张张方寸大小的纸片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八旬老人翻出泛黄的邮票如数家珍,邮市里人头攒动的场景恍如昨日。如今快递小哥的手机扫码声替代了邮戳敲击声,年轻人对邮票的认知停留在历史课本。这场横跨两个世纪的生存博弈中,那张小小的纸片究竟何去何从?
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集邮协会会员数量已锐减至不足十万,邮票预定户数量连续五年下滑,2025年套票发行量跌破五百万大关。
2024年1月由万国邮联世界集邮发展协会(WADP)主办的“加密数字邮票:邮政和集邮的未来模式是什么?”论坛在曼谷举行,数十位来自中国、泰国、斯里兰卡、不丹、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家(地区)的邮政领域专家和业内人士以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会。
世界集邮发展协会主席Artyomadibekov在致辞时说,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而在现代社会里,集邮依旧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普遍的社会活动。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如何利用其发展集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业内人士争相研究的方向。他说,引入新兴技术有助于吸引不同年龄的人加入集邮者队伍,扩大集邮的社会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的疫情和封控,客观上助推了互联网交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加密数字邮票的兴起。各国在采用新技术生产邮票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因而大家需要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世界集邮的发展。
参会的多国企业代表介绍了他们各自的技术和经验,包括带有二维码的实体和数字混合邮票,扫码即可获得更多信息,甚至音频、视频内容,与集邮者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利用数字技术降低邮票交易成本,防止伪造,去中心化市场,以及扩大客户范围;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邮票的设计、修改、生产、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使邮票可以追根溯源;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大大增加邮票的观赏性等。大家普遍认为,加密数字邮票不仅不会对传统邮票的生存构成威胁,而且能够增加邮票的魅力,扩大传统集邮渠道,让传统邮票焕发新的生机。
奥地利邮政于2019年率先发行加密数字邮票,这种邮票将实体收藏品与数字NFT(非同质化代币)相结合,每枚加密数字邮票都有两种形式,既有实物加密邮票,又包含NFT区块链虚拟币。NFT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特点,世界上不会有两枚完全一样的加密数字邮票。这种双重属性不仅能使集邮者欣赏到设计精美的实体邮票,还可通过NFT与其虚拟形态互动。数字技术确保了真实性、可追溯性与永久保存性,使加密数字邮票成为集邮界和收藏界的真正创新。
站在数字时代的十字路口,邮票正经历浴火重生。故宫推出AR邮票,手机扫描即可唤醒动态《千里江山图》;邮政试水数字藏品平台,让00后通过NFT接触传统文化。这些创新或许暂时难获老藏家认可,却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正如当年电报淘汰驿马却催生新产业,邮票的数字化转型不是消亡预告,而是凤凰涅槃的前奏。
邮票的未来在于文化价值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数字邮票、区块链存证等技术突破正在重构收藏逻辑。在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碰撞中,邮票正从邮资凭证进化为文化IP,其未来不在复刻辉煌过往,而在开拓数字时代的新型文化表达。
集邮不会消失,只会以新的形态存在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