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漫话新中国邮票的对称性设计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8/5 15:17:00
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见《现代汉语词典》)对称既是几何学的一个基本法则,又是美学的一个基本要素。但是,绘画艺术中的对称并不完全等同于几何学中的对称,邮票设计可以借用对称,使一些构图元素大致相似地重复出现,呈现一种对称美。本文试探讨新中国邮票设计的对称性。

单枚邮票的对称性。单枚邮票整个图案构图的对称性,如纪8《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的图案中,毛泽东和斯大林、中苏国旗、天安门和克里姆林宫、邮票面值、边饰等以邮票横向中心线分别一一对称(图1)。邮票图案局部素材的对称性,如特31《中央自然博物馆》邮票图案的装饰性背景,其花纹、大熊猫左右对称(图2);纪89《庆祝蒙古人民革命四十周年》每枚邮票上标有2个面值,邮票下边饰与面值均左右对称(图3)。

多枚同套邮票的对称性。多枚成套邮票的设计要考虑全套邮票的整体美,同套多枚邮票之间的对称美也是设计师的一种选择,可以从多角度展现全套邮票的对称性。连票的对称美,如纪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全套3枚邮票连印,其左右两枚图案中的各种元素相互对称,3枚邮票组成一幅欢庆国庆的壮观场面(图4)。

非连票的对称美,即使不是印制成连票的一套邮票,有的相互间也采用对称的设计手法。如纪7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全套3枚邮票,不仅第2图邮票图案具有对称性,而且第1、3图是以第2图为对称设计的,全套邮票摆放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赋予变化的对称美(图5)。

除图案外有的邮票规格也以对称性安排。如J.10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全套5枚邮票,不仅票幅以第3图对称(图6),而且面值也呈对称排列,其第3图的票幅为40 mm×54 mm、邮票面值20分,另4图的票幅为30 mm×40 mm、邮票面值8分。又如T.97《引滦入津工程》全套3枚邮票,第1、3枚竖票幅,第2枚横票幅,全套邮票摆在一起显示对称美(图7)。

近年来,邮票全张的设计小型化,有的也采用对称性设计。如2006-22《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邮票全张12枚邮票,左右各6枚呈对称性排列(图8)。又如2009-13《第16届亚洲运动会》版式二,含4套8枚邮票,2种图案邮票对称排列,全张8枚邮票的排列左右和上下均具对称性,整个小版张设计新颖而美观(图9)。

邮票设计对称性有故事。纪55《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全套3枚邮票,其第2、3图分别为驾云而飞的巨龙、腾空而行的奔马,用以表现“一天等于二十年”一跃千里的“大跃进”运动,邮票图案中的龙和马的飞行方向相同。我们从《中国邮票史》(第7卷)得知原设计的龙和马飞行方向是对称的,龙的飞行方向是后改的。该套邮票图稿完成后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工业交通展览会宣传处复函建议修改图稿中龙和马的方向。

龙的方向:我们认为应该是乘东风向西,以表现东风压倒西风。图中所示的是乘西风向东,云彩所示的也是同一方向,因此建议转一下方向。有些招贴画的图案都是乘东风向西。如果从艺术上考虑万马和龙的方向对称,是否也可相应地掉转一下马奔腾的方向。因为龙的方向是较为重要的,要表现出乘东风而西。为了更好地表现“东风压倒西风”,设计者仅对龙的方向作了修改,这样巨龙和奔马都是乘东风向西(图10)。当年设计者选择以政治性压倒艺术性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却导致这套邮票整体上失去对称美。

纪118《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邮票发行于1967年4月15日,是发行最晚的一套老纪票,《中国邮票史》第7、8两卷中披露了原因,其中有与对称性有关的话题。

1966年8月中旬纪118就已全部印刷完毕,此时“文革”已经开始,邮票发行局领导在发行新邮票时更加谨慎小心,惟恐出现政治问题。先后两次在全局公布已印好的纪118邮票征求意见,群众的意见中就有1条“两枚邮票的红旗方向不一致”(图11)的意见。邮政总局苏幼农副局长复信中有“两枚邮票上的红旗两个方向,是为了对称,一般礼堂和会议布置都是如此”的说明。由此可见,当年某些人极“左”思维的狭隘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