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今年最火的一套新邮“秒没”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8/14 14:43:00
昨天早上9点,中印尼建交七十五周年邮票网上预售,比古树和大兴安岭邮票网上预售更狠,或许你还在犹豫买几套的时候,邮票已经不能买了,真正实现了秒无,这么一捂盖子,邮票变得一下抢手了,以前咋没想得用这个办法?就连最被看好的英模邮票都售了十几天都没售完,到底是真正抢手秒没,还是在实施“饥饿营销”,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一、邮票预售现象背后的营销与市场反应
中印尼建交七十五周年邮票网上预售的火爆,与古树和大兴安岭邮票预售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秒无”的现象看似是一种成功的营销,实则暴露了中国邮政在邮票销售策略上的混乱与无奈。

从市场反应来看,中印尼建交邮票的瞬间售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题材的吸引力。外交关系周年纪念这样的题材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另一方面,这种“捂盖子”式的销售方式,人为地制造了稀缺性。中国邮政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市场需求,然而,这更像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

相比之下,英模邮票销售十几天都未售完,这反映出市场对于邮票的需求并非是盲目的。英模邮票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但其销售不畅表明,集邮者在选择邮票时已经越来越理性。他们不再仅仅因为邮票的题材而购买,更注重邮票本身的艺术价值、设计水平以及未来的升值潜力等多方面因素。

二、中国邮政销售策略的盲目性与短视性

中国邮政在销售策略上似乎一直在盲目地尝试各种方法,却没有深入探究集邮市场的真正需求。这种不断改变销售方式的做法,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对整个集邮产业造成更大的伤害。

首先,中国邮政似乎没有意识到,集邮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邮票作为传统的邮资凭证,其使用价值已经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集邮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小众的、基于兴趣爱好的收藏活动。

然而,中国邮政并没有根据市场的这种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例如,在邮票发行量方面,虽然有时候会有减量的尝试,但这种减量似乎并没有基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评估。如果不舍得销毁售不出去的邮票,那么就会导致市场上邮票的供给过剩,进一步压低邮票的价值。这对于集邮者来说是一种打击,因为他们收藏的邮票可能会因为市场上过多的供给而贬值。

中国集邮产业如今呈现出夕阳红的状态,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设计水平下降
近年来,中国邮票的设计越来越难看。邮票作为一种小型艺术品,其设计的精美程度对于集邮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过去,中国有许多经典的邮票设计,无论是在图案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还是在印刷工艺上,都堪称一流。例如“猴票”等,这些邮票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市场上也备受追捧。

然而,现在的邮票设计却常常缺乏创意和美感。一些邮票的图案设计过于简单、平淡,无法体现出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色彩方面,也缺乏鲜明的对比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印刷工艺虽然有所进步,但在设计不佳的情况下,也难以提升邮票的整体品质。

(二)集邮人群的萎缩
集邮人群越来越少是集邮产业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兴趣爱好变得更加多元化。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如电子游戏、社交媒体、各种新兴的文化活动等。与这些充满活力和互动性的娱乐方式相比,集邮显得相对单调和缺乏吸引力。

另一方面,集邮的门槛虽然看似不高,但要深入其中,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济投入。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学习集邮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购买大量的邮票。而且,随着集邮市场的不景气,一些原本的集邮者也逐渐退出了这个领域。

四、对集邮产业未来发展的担忧与建议

(一)对集邮产业未来发展的担忧
如果中国邮政继续这样盲目地折腾,不回到邮票本身的价值挖掘上,那么集邮产业的前景将十分堪忧。真正想集邮的邮迷数量已经在不断减少,如果再因为不合理的销售策略、难看的设计和市场的不稳定而进一步流失,那么集邮产业可能会彻底走向衰落。

而且,集邮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产业,它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传承意义。中国的邮票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载体,通过邮票上的图案、文字等,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如果集邮产业消失,那么这一文化传播途径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对集邮产业发展的建议

1. 提升邮票设计水平
    中国邮政应该加大对邮票设计的投入,邀请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参与邮票设计。设计师应该深入挖掘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从传统文化、现代艺术、自然景观等多方面汲取灵感。同时,要注重设计的创新,在图案、色彩、排版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使邮票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

2. 精准定位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准确了解集邮者的需求。在邮票发行量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发行量。对于一些不受欢迎的邮票题材,要谨慎发行;对于受欢迎的题材,可以适当增加发行量,但也要避免过度供给。同时,在销售方式上,要透明、公平,避免人为制造稀缺性来误导消费者。

3. 拓展集邮的文化内涵和社交功能
    可以通过举办集邮展览、集邮讲座、集邮爱好者交流活动等方式,来拓展集邮的文化内涵和社交功能。让集邮者不仅仅是在收集邮票,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结交朋友、分享乐趣。这样可以提高集邮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社交功能的增强可能会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集邮活动中来。

4.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虽然集邮是一项传统的收藏活动,但也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例如,可以开发集邮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让集邮者可以通过手机更方便地管理自己的邮票收藏、了解邮票知识、参与集邮社区的交流等。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等技术,为邮票的鉴定、交易等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服务。

中国集邮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邮政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策略,从邮票的设计、销售到集邮文化的推广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才有可能挽救这个已经夕阳西下的产业,让中国的集邮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5. 重视集邮教育与传承
    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应该适当增加集邮相关的知识普及。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集邮课程或者集邮兴趣小组等方式,让他们了解集邮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为集邮产业培养潜在的消费者。

在社会层面,可以鼓励老集邮者将自己的集邮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比如设立集邮传承志愿者项目,让老集邮者与年轻集邮爱好者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