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鲁迅对古钱币的兴趣,很快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北京的十五年间,据其日记记载,他光去琉璃厂就超过了480次。
除了琉璃厂,他也常流连于“小市”。据说最早是一些家道中落的官宦人家后代,碍于情面不愿在大街上公然变卖祖上物品,便趁天未全亮时,在偏僻地段摆摊售卖,故又称“晓市”。
后来营业时间延长,但因本小摊低,故称“小市”。鲁迅常在这里细细寻觅,乐在其中。
鲁迅研究古钱币,进步飞快。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几年间就购藏了数百枚古钱币,更在于他肯下功夫钻研。他潜心阅读《古今泉略》、《古泉丛话》等专业书籍。
现存的《鲁迅日记》中,与他收藏钱币相关的记载有40多条。据其记录统计,他购入的古钱币超过170枚,其中能明确辨认出名称的约有50多种。
从他的日记里,我们能瞥见他淘币的点滴,比如1913年8月16日,“午后往琉璃厂,在广文斋买古泉十八品,银一圆。”
隔了两天,他又去这家店买了21
20天后,他又收到了二弟周作人寄来的“古泉目录二纸”。这些购买和查阅资料的活动,显示了他的投入
如果到这个级别,那只能说是一位爱好者,还谈不上收藏家级别。但鲁迅特别注重考证和研究,比如他曾在琉璃厂买过一枚“得壹元宝”,并考证出此乃唐代安史之乱时的史思明所铸,成为现在公认的知识点。
鲁迅收集古钱币,显然不只是为了猎奇。他是将实物收藏、知识积累和理论探讨紧密结合在一起。
当然鲁迅也有“打眼”的时候,从日记中可知,在1915年1月28日,他在厂甸用20铜元买了一枚“壮泉四十”,后来发现是伪造品。
他的这些收藏和研究手稿,历经岁月流转,后由夫人许广平女士妥善保存,并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成为馆藏一级文物。
这些实物和文字,为我们了解鲁迅先生工作之余的另一面,留下了珍贵的见证。
他的收藏中,以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钱币为多。仅先秦货币就包括了空首布、尖足布、圆足布、齐刀、赵刀、燕明刀等多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