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何不将剩余的纪特邮票流转到业务窗口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9/9 9:57:00
每年发行的二三十套纪念特种邮票,总有几套在集邮门市部没有卖完。比如今年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古树名木》《抗战胜利80周年》等,过了一段时间,它们还静静地躺在集邮门市部的柜台中。能不能把这些没有销售掉的纪念特种邮票及时流转到邮政业务窗口?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邮政业务窗口的邮票显得品种繁多、五花八门,更具吸引力。如今去邮政窗口寄信、包裹等,支付方式多样化,但如果消费者想用邮票寄信或包裹之类,邮政窗口能提供的邮票,多半是《美丽中国》或《中国鸟》,也或者是《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等普通系列邮票,纪念特种邮票基本绝迹。如果能把在集邮门市部没有卖完的纪念特种邮票及时流转到邮政窗口,无疑使邮政业务使用的邮票品种更多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或多或少也能吸引一些人使用邮票开展信函业务。二是及时消耗掉过剩邮品减少积压,避免邮票跌破面值。当今纪念特种邮票一上市便出现跌破面值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常常被人们指责为发行量太大。事实上,根本原因在于纪念特种邮票进入邮政业务的渠道并不通畅,导致无法在日常邮政业务中被消耗。这种现象也导致纪念特种邮票丧失了作为邮资凭证第一属性的本质功能,而仅仅成为集邮者的收藏品和邮商炒作的商品。只有当邮票成为一种消耗品时,才能还邮票以原始的功能,重新回归真实的面目。虽然如今写信寄信的人少了,但还是存在,这点看似微弱得像滴水的力量,久而久之,或许形成穿石的势能。三是形成纪念特种邮票的自然实寄封、包裹单等,丰富集邮品。眼下新邮票发行时,总能看到许多集邮者在寄首日封,它们或是集邮者的自娱自乐,或是邮商的投机行为,极少有自然形成的实寄邮品。这些实寄封多了几分美观、丰富,却少了最根本的自然。如果,适量把纪念特种邮票调拨到邮政窗口,使其服务于普通的邮政业务,那必定会形成许多纪念特种邮票的自然实寄封,它们对于邮政历史的研究、邮集的编排都至关重要。要做好这点事,其实并不难,只要有人用心去做便一定能成功。首先,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新邮票发行一周或一月后,集邮网点还没有销售掉的邮票,流转到邮政业务窗口。限制集邮网点的邮资票品的存续时间,一旦达到这个时间,必须全部流转到邮政业务窗口。其次,在邮政内部建立规范的流转程序。集邮网点及邮政业务窗口均属于邮政的下属单位,打通相互间的票品流转,理论上没有问题,只要针对有关数量、资金、交接、手续、利益分配等环节建立可操作性规范,便于执行、管理。再次,邮政业务窗口优先提供纪念特种邮票,普通邮票作为补充。假如流转到邮政业务窗口纪念特种邮票,在其发行6个月后还没有销售完,剩余邮票则启动销毁程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35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