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创建了一套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邮票——山东渤海清河区战区邮局发行的《五角星图邮票》。这套于1941年3月发行的邮票,不仅是山东战邮史上最早发行的邮票之一,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邮政事业在艰苦环境中发展壮大的重要实物见证。
1941年初,山东抗日根据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封锁形势。为保障党政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通信需要,清河区战时邮局决定发行专属邮票。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采用油印工艺制作了初版邮票。这套邮票全套三枚,面值分别为1分、2分和5分,统一采用棕色油墨印刷。每枚邮票中央绘制着鲜明的红色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力量,五角星下方衬有水纹线装饰,整体设计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
山东渤海清河区战区邮局1941年《五角星图邮票》(图片来源于网络) 邮票上端清晰地印有“战时邮政”字样,表明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邮政职能。下端"清河邮局"标识了发行单位,左右上角分别用中文和阿拉伯数字标注面值,这种双语标注方式既符合中国传统习惯,又便于识别,体现了设计者的用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战时物资短缺和使用损耗,如今能够保存下来的仅有5分面值邮票,使得低面值邮票更为珍稀。
1941年6月,由于通信需求增加和印刷技术改善,清河区邮局对这套邮票进行了再版发行。再版邮票由油印改为石印工艺,印刷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图案设计保持了初版的风格特征。这种工艺转变不仅反映了战时邮政事业的发展,也展示了抗日根据地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仍不断寻求技术进步的努力。
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的发行和使用,有效保障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内的通信畅通,为党政军令传达、情报传递和民间通信提供了重要保障。这套邮票的存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即使在最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仍然重视建设正规的邮政通信系统,维护根据地正常运转。
如今,这些历经战火洗礼的邮票已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和集邮珍品。它们不仅记录了山东战邮事业的起步与发展,更承载着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每一枚保存下来的五角星图邮票,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向世人诉说着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