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货交易领域,好运气或许能让交易者的资金曲线骤然陡峭,却难掩根基的悬空。而能力,如同深埋地下的根系,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持续生长,才能让每一次攀升都站得住脚。那些穿越牛熊的交易者,行囊里装着的从不是“侥幸”,而是被市场反复打磨过的判断力、被无数次试错校准过的决策力,以及在波动中守住节奏的定力,这才是交易者对抗不确定性的真正底气。
刚接触期货市场时,笔者周末总泡在各种论坛和培训里,其间认识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肖总。
他分析起行情来条理分明、头头是道,每次讨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哪里是低点,可依据哪条线做多,他说得清清楚楚,且非常笃定,加上不少人推崇他,导致笔者对他几乎深信不疑,还跟着他的思路做过两单,也挣到了钱。
有一次培训结束,笔者特意请肖总吃饭,没想到饭桌上的他一脸沮丧,说自己进入期货市场两年了,一直在亏钱。“别人说我资产上千万,其实那是我亏掉的钱。”他苦笑道。
笔者听得直发愣。原来,肖总19岁就从武汉大学毕业了,早年创业顺风顺水,在股市赚得盆满钵满。之后进入期货市场,他学了不少方法,拜访过不少大师,行情分析得明明很准,可一进场就像中了魔法——做多就跌,做空就涨。那份挫败感,笔者隔着桌子都能感受到。
听完肖总的经历,想想自己还跟着他做过单,笔者真有点后怕。
后来,笔者认识了袁老师和严大哥。袁老师没学过专业的金融知识,别说波浪理论、江恩理论,他连MACD指标都不了解。他总说自己精力有限、专业底子薄,所以只认铁矿石一个品种,而且就盯两条均线(5日均线和22日均线)。他说,5日均线能看出短期交易者的持仓成本,22日均线则像1个月的“大账本”。只要价格稳稳站在这两条均线之上,他就贴着5日均线做多,等两条线形成金叉,就加仓。一旦行情加速上冲,他会果断平掉一半仓位;要是价格跌破5日均线,他就清仓,绝不拖泥带水。
就这样,他死磕一个品种,守着一套规则,十年如一日。别人追着各种品种跑,他却在一毫米的宽度上,挖出了百米、千米的深度,硬生生靠简单的坚持,做出了不简单的成绩。
严大哥只做套利交易。他总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理论不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纪律性(带过兵),骨子里刻着“说到做到”。即使行情再大,别人疯了似的追涨杀跌时,他也只守着套利单子。后来笔者才懂得,他那点“纪律性”,看似简单,其实是把市场的复杂多变掰开了揉碎了,只捡自己能攥住的那点利润。不贪、不躁,像老钟表的指针,一步一步往前走。十几年过去,我们这些追过高、摔过跤的人回头看,才发现他账户里的数字早已在稳稳当当的增长中堆出了让人佩服的高度。
说到底,交易能力从来不是比谁工具多、理论深,而是看谁能把自己的优势磨成刀,一刀一刀稳稳扎在能赚钱的地方。克制是能力,聚焦是能力,把简单做到极致,更是能力。
最后想说: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交易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和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应自行谨慎判断,自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