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顾哥又约稿了,想来这几年和我合作最多的就是他,那就写写他吧。他外号叫“小老张”——之前提过,我和地皮界的大胡子老张合作了很久,后来老张要去亲戚厂里做管理,临走时特意介绍我认识一个人,也姓张,是他远房亲戚,我就叫他小张。
老张告诉我,这位本家亲戚也是铲地皮的,当年就是他把老张从安徽老家带出来闯江湖的。
起初两人一起下乡收货,后来老张“青出于蓝”,就各自单干了。老张说,小张经常能收到不少好东西,只是对古钱不太在行,常常卖漏,让我跟他合作,肯定不会吃亏。
果不其然,这几年来,小张虽没拿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珍,但一些品相不错的顺治、康熙钱里,常夹着小版别,他却当普通钱卖给我,我也因此收获颇丰。
哈哈,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次见小张,我印象特别深。那是2023年5月的一个下午,老张走的第二天。他说已经和小张打好招呼,以后古钱方面就跟我对接,还夸我爽快、出价大方,合作起来一定愉快。
那天我去找小张,他正从车上卸一个大木柜。2023年那会儿,老家具和木器生意还挺红火,地皮们主要收家具、瓷器,钱币算是顺带。
我顺手帮他扶了一把柜子,他对我印象不错,笑着说:“兄弟你也喜欢古钱啊?我那本家跟我说过了,等会儿给你看些东西。”我连忙应道:“好啊老哥,正好让我开开眼。”
随后,小张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倒出来三十多枚民国党徽铜元,原光未流通,品相挺整。
说实话我当时有点小失望,因为我主收古钱,铜元不算内行。
但表面上我还是笑着说:“不错,这批铜元品相真不赖,怎么出?”小张说:“兄弟,这批品相好,30一个,一起走。”我心里嘀咕:乖乖,这价可不低,转手估计也就卖这个数。
但我有个习惯:和地皮第一次交易,不管东西怎么样,一般都会买下来。只有第一次爽快成交,对方才会觉得你大方、靠谱,以后有好货才愿意先找你。
这算是相互的——你照顾他生意,他自然也会惦记着你。
基本上,每个和我合作的地皮,第一次见面我都会买点铜钱,哪怕只是普通货,图个好的开始。
那天我还是把那30枚党徽铜元全拿了。估计小张觉得我这人好说话、出价也痛快,之后果然一有好东西就第一时间联系我。
记得才隔了三天,他又打电话来说收到一批大钱和铜钱,让我有空去看看。我当天就赶了过去。那次他拿出了一枚极漂亮的宝浙当十,文字纤细,穿口精修,实物上手特别震撼。
此外还有不少康熙、乾隆、嘉庆普通钱,外加两枚建行40周年纪念币。我问:“老哥,这些怎么出?”他说:“不瞒兄弟,这批我350收的,你给500就行。”我一看那枚浙十的品相,估计卖个一千没问题,稳赚,立马就成交了。
晚上回家,我拿卡尺一量,这枚当十直径居然有38.5毫米。后来发朋友圈,有人直接出2000要了。更有意思的是,今年五月,我在某夏拍卖网站上看到它入了盒子,被定为母钱!哈哈,不过我个人觉得,它就是一枚特别精致的子钱而已。是不是母钱,有时候还真看个人眼光,大家说对不对?
前两次交易让小张对我印象极好,之后几年我们合作非常频繁。
去年他一次收了三十多枚黄亮的顺治钱,说是从镇上一位老人那得来的祖传之物。
我一看,个个金黄饱满,带字的就有十多枚,品相没得说。
那天小张开价110一枚,我全要了,后来转手一枚卖到250,还特意请他吃了顿饭,礼尚往来嘛!
还有一次,他跟我说收到一批铜钱,让我晚上去他家看。那次一共一百三十多枚,近半是乾隆和康熙,个个直径大、颜色黄亮,康熙里面东、浙、临等局都有,嘉庆还有背“昌”带星的。他说这批是800收的,要加300,1100给我。
我二话没说就拿了,跟小张合作,只要东西好,我基本不还价。果然,回家一看,个个都是黄亮好品,25毫米以上的嘉庆“昌”星价格正好行情不错,一枚就卖了一百多。
跟小张合作这几年,一直很愉快。他对我出的价格满意,我拿到货也开心,真正实现了双赢。过几天又要去他那儿看货了。
顾哥,这就是我和小张的故事。写得有点啰嗦,大家随意点评,畅所欲言,谢谢!
作者简介:伤心美,上海奉贤人,本科学历,政府公务员,资深钱币爱好者。